沙烏地零酒精酒吧興起 穿白袍戴黑紗民眾夜生活新體驗
(中央社利雅德19日綜合外電報導)生啤酒、花生和大螢幕體育賽事……這樣的場景在世界各地的酒吧都不罕見,但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身穿白色長袍或戴黑色面紗的顧客則是在無酒精的啤酒杯中品嘗,完全不必擔心隔天宿醉。
利雅德A12咖啡館經理伊斯蘭(Abdallah Islam)告訴法新社:「我們的理念是讓顧客體驗原創特色,還能在社群媒體上分享。」
法新社報導,在這家咖啡館裡,沙烏地女性會掀起黑色面紗,啜飲冰涼的啤酒。
一名顧客邊打量自己的啤酒杯邊緊張地問:「這裡面有酒精嗎?」
女性蒙面舉杯的不協調場面,反映這個保守國度正發生的變化。沙烏地阿拉伯是伊斯蘭最神聖聖地的所在地,但根深蒂固的禁忌正被輕輕鬆動。
A12咖啡館坐落於首都最繁忙的街道之一,窗戶上貼著一幅啤酒杯緣滿溢泡沫的大圖片。
經理表示,自從4月開賣德國華士坦無酒精啤酒(Warsteiner 0.0%)以來,這家咖啡館一直人潮洶湧。啤酒用大啤酒杯裝盛,配上花生,營造出酒吧氛圍。
桌邊一群身穿傳統白長袍的年輕男士自拍喝酒的模樣,服務生則在閃亮的黑色吧檯後倒著啤酒。
有人邊喝冰啤酒,邊在電視前看足球比賽。
自從沙烏地王儲暨實際統治者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掌權以來,戲院重開、女性可以開車,也開始歡迎外國觀光客。
然而,「酒」始終是條不能碰觸的紅線。
自1952年以來,沙烏地就全面禁止酒精,這起因於當時阿卜杜拉齊茲(Abdulaziz)國王的兒子酒後失控,開槍打死了一名英國外交官。
●啤酒恐懼
多年來,不少當地居民曾自己釀造私酒。也有人轉向黑市,在那裡一瓶威士忌可以賣到數百美元。
2024年1月,沙烏地在利雅德開設了第一家專門供應非穆斯林外交官的酒類商店。
但沙烏地駐倫敦大使今年接受英國媒體訪問時表示,2034年世界盃(2034 World Cup)期間,沙國仍不會供應酒精飲料。
德國智庫CARPO的桑斯(Sebastian Sons)告訴法新社:「沙烏地對酒類合法化必須步步為營,否則會損害作為伊斯蘭世界可靠領袖的形象。」
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是僅存全面禁酒的波斯灣國家。
好奇的沙烏地民眾湧入A12咖啡館,體驗這項新鮮話題。
18歲、僅提供名的謝赫(Sheikha)說:「看起來真的讓人害怕——就像真的是酒。」
她笑說:「光聽到『啤酒』這個詞就怕,但我克服了恐懼,說實話,喝起來真的很涼爽。」
這位年輕女性在朋友陪同下,看到TikTok上有關影片後決定來嘗試。
對於咖啡館經理來說,重點就是「在不違背本地價值觀前提下,提供酒吧體驗」。
在這個年輕人口眾多、大家都希望嘗新嘗異但又不想踩線的國度,這的確是一種微妙的平衡。
18歲的穆罕默德(Ahmed Mohammed)喝完啤酒杯內的飲料後放下杯子說:「我們國家沒有含酒精飲品,而我們也不希望會有。」(編譯:陳政一)11411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