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打開台灣電視史 綜藝節目輝煌一頁

2014/10/15 20:01(10/21 18:3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童一寧、黃淑芳)1989年9月,剛剛上國中的你,平常總喜歡在外面東逛逛、西逛逛才回家,但一到了只上半天課的星期六,中午一放學,你卻急急忙忙擠上公車衝回家。為什麼?因為午後一點半播出「TV新秀爭霸戰」,趕著回家看節目助理小虎隊!

這就是電視綜藝節目的力量。

曾經在台灣,有一段時間是這樣的,每天晚餐時分,大多數平凡的小康家庭,總是全家人圍在電視機前,邊吃飯邊配綜藝節目,從「大家一起來」看到「強棒出擊」,從「連環泡」看到「綜藝萬花筒」,從「五燈獎」看到「我愛紅娘」。這些精彩的綜藝節目,曾經定義了我們的休閒時光,也形塑了我們的美好回憶。

打開你記憶裡的那台電視,拉開嘩啦啦的小門,擺正電視機上頭的大同寶寶,我們一起回到那段輝煌的歲月。

群星會

1962年開播的「群星會」,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個歌唱綜藝節目,現場直播,每集30分鐘;1969年12月改為彩色播出,成為第一個彩色電視節目。總共播出1200多集,是60、70年代最受歡迎也最有影響力的綜藝節目。

「群星在,天空閃亮,百花在地上開放。我們有,美麗幻想,為什麼不來齊歡唱」由主持人慎芝主唱的主題曲,傳唱至今。群星會捧紅無數歌手,包括青山、謝雷、張琪、孔蘭薰、冉肖玲、倪賓、白嘉莉、美黛、紫薇、楊小萍、陳蘭麗、吳靜嫻、余天等。媽媽輩的難忘金曲「意難忘」、「今天不回家」、「痴痴地等」、「傻瓜與野丫頭」、「藍色的夢」等,都是群星會名曲。

在經濟起飛的年代,台視在「群星會」後又推出大型豪華綜藝節目「銀河璇宮」,請來當時最紅的歌手白嘉莉擔任主持人,節目內容有歌舞、訪問,更有孫越、張小燕所主演的爆笑短劇。接著由崔苔菁主持的「翠笛銀箏」則是台灣綜藝節目史上第一個大型外景綜藝節目,之後的「翠堤春曉」同樣沿襲豪華、大場面的超級氣勢,成為當年闔家觀賞的重要集體回憶。

綜藝大姐大張小燕

「噠啦哩啦啦,我是易百拉,歡迎收看星際新聞。」張小燕頭戴銀色耳機,右手搭在左肩的招牌動作,是很多五、六年級人的少年回憶,充滿逗趣奇想的科幻未來,讓人印象深刻。

華視週日晚間的大型綜藝節目「綜藝100」,有歌有舞有短劇,連播5年收視率嚇嚇叫,屢獲金鐘獎、奠定華視「綜藝王國」的地位。綜藝一百捧紅了李國修、林光寧、顧寶明、李立群、馬世莉等新人,連張小燕五音不全的片尾曲「朋友再見,再見,祝福你永遠快樂~」都能成為賣點。

當時的綜藝節目,不但有主題曲,還有響亮的slogan。比方說,「雙星報喜」光是站在一起就很有喜感的胖瘦主持人組合巴戈、鄒美儀,一人一句地唱著「扁扁扁扁/胖胖胖胖,哈哈嘻嘻,不要說我瘦/胖」;「清涼有勁周末派」、「大精彩彩金大,有本事你來拿」。

最後這句是「大精彩」的slogan,這個節目名氣不大,但立委、前藝人高金素梅(金素梅)就是從這個節目歌曲接唱單元過關斬將出道,名製作人王鈞當時也是這個節目的企劃編導。

張小燕主持的另一個節目「週末派」,則是80年代末期引領時尚潮流的重要指標,採用歌手庾澄慶的饒舌歌做主題曲,更第一次引進西方世界早已流行的新名詞「MTV(音樂錄影帶,後正名為MV)」。當時都在週六晚間十點播出,是眾家歌手宣傳期的必爭之地。

「超級星期天 Super~」同樣是張小燕主持的大型綜藝節目,前後開闢過好多單元,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卜學亮「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超級任務」,為許多知名藝人尋找生命中重要的恩人、初戀情人,甚至親人。陶晶瑩透過這個單元尋找偶像費翔,讓費翔在台灣重新翻紅;彭佳慧透過這個單元尋找改嫁的母親;吳奇隆、江蕙尋找恩師…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

秀場型綜藝節目

「我愛週末」是鳳飛飛第一個常態性綜藝節目,由台視跳槽到中視後改名「你愛週末」,1970年代紅極一時,炒熱了當時很冷門的週末下午3點時段。

「你愛週末」走豪華夜總會風格,在台北市知名的豪華酒店錄影,林家慶率中視大樂隊伴奏。節目中很受歡迎的魔術單元由許不了(當時叫做「小伯樂」)擔綱,鳳飛飛與專屬舞群四騎士樹立了獨特風格,鳳飛飛和方正、徐風、羅江、倪敏然等人的短劇演出,也是從那個年代就開始了。

此後,票房保證鳳飛飛主持的彩虹系列(一道彩虹、飛上彩虹)都走同樣的秀場風格,在豪華酒店、社教館錄影,空降豪華花籃、三層升降舞台、宮廷式樓梯等布景氣勢十足,眾歌手穿著制服邊唱邊秀的「彩虹合唱團」、「音樂教室」,以及鳳飛飛與趙樹海的「脫口秀」單元,更一直被後來的綜藝節目抄襲。

鳳飛飛帶出來的班底張菲、徐風、羅江、倪敏然,在1984年年底開了新節目「黄金拍檔」,加上節目裡換場打雜、常被主持人叫到台前調侃,因而走紅的檢場,合稱「黃金五寶」,以沒有腳本、即興發揮的方式演短劇,全靠臨場反應與默契,紅到曾經在海軍艦艇、中正機場錄影,甚至還將大型飛機開進攝影棚。節目裡知名單元還有「七先生」(還記得他的口頭禪「傷腦筋!」嗎?)、「董娘」,還捧紅了臨時演員「兩百塊」。

鑽石舞台

中視有鳳飛飛,華視有青蛙王子。高凌風當紅時,華視為他量身打造綜藝節目「臨風高歌」,拿下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獎,阿珠阿花就是高凌風這個階段的合音天使。後來,高凌風主持「鑽石舞台」,拉抬胡瓜、鄭進一兩位副主持人,也讓鑽石舞台成為一線綜藝節目。

值得一提的還有1980年張帝、張魁兄弟和凌峰主持的「神仙老虎狗」,同樣是秀場風格的大型綜藝節目,同樣有許多與現場觀眾互動的單元,最獨特的是張帝用「蝸牛與黃鸝鳥」旋律,即興演出、臨場編歌詞的急智歌曲表演(開頭通常是「這位朋友你問張帝」),為他贏得「急智歌王」封號。

90年代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兄弟檔,無疑是張菲、費玉清的「龍兄虎弟」。費玉清的名人名曲模仿單元、張菲大按空氣喇叭的「音樂教室」,應該還有很多人記得。附帶一提,「龍兄虎弟」一開始是由楊水金率領台視大樂隊伴奏,後期改成孔鏘一人樂隊。雖然孔鏘很受觀眾歡迎,但某種程度也顯示了大型綜藝節目的式微。

另一個由張菲主持的綜藝節目「歡樂一百點」,同樣留給觀眾深刻印象,開場的流行45轉,眾家歌手在中視大樂隊的伴奏下,唱著快板組曲中輪番進場,極度華麗。

歌中劇「春嬌與志明」將秀場短劇搬上螢幕,主持人張菲與嘉賓江蕙似真似假的打情罵俏,加上精彩歌曲演出,一時蔚為風潮,影響至今。只要有人自我介紹叫志明/春嬌,立刻就會有人問「那你的春嬌/志明在哪裡?」

超級星光大道的前輩們

「一個燈、兩個燈…五個燈」播出時間長達33年的「五燈獎」,是台灣最長壽的電視節目(原名「田邊俱樂部」),也是台灣最早的選秀、才藝競賽節目,而且是現場Live的喔!

「五燈獎」競賽項目相當多,光是歌唱比賽,就有國語、閩南語、原住民、客語、親子、外國人、重唱、情歌對唱等好多種,還有舞蹈、樂器(連琵琶、古箏都可以獨立成項)、手語歌曲等。

「登上衛冕者寶座」之後星路大開,「五燈獎」發掘了許多藝人,最有名的是天后張惠妹。資深演員勾峰也是因為參加五燈獎歌唱比賽而被台視網羅;吳宗憲曾與蘇芮搭檔參加情歌對唱比賽,衛冕到四度三關,因吳宗憲去當兵而中止。還有月亮歌后李珮菁、豬肉王子蔡小虎、hip-hop團體LA Boys,因為一手琵琶絕技而出道的瓊瑤電影女主角呂琇菱,以及近年因模仿費玉清爆紅的林俊逸等。

五燈獎走紅,類似節目陸續開播,例如中視的「六燈獎」、華視的兒童節目「才藝競賽七燈獎」、台視的「全國歌唱名人排行榜」。歌唱名人排行榜的比賽方式和後來的超級星光大道、超級偶像就非常類似了。

至於由張小燕製作的「TV新秀爭霸戰」,則是鎖定學生族群才藝競賽,「小虎隊」、「紅孩兒」以及徐若瑄也曾是成員的「少女隊」,還有如今在演藝圈各有一片天的黃子佼、劉爾金、宋少卿、卜學亮等,全都是從這個節目脫穎而出。其中小虎隊紅極一時,還舉行了台灣首見的貨櫃車巡迴演唱會,當年的迷妹現在都是輕熟女了吧。

從歡樂假期到黃金傳奇

體能趣味競賽綜藝,該從中視的「歡樂假期」算起。老牌主持人包國良主持的歡樂假期,一開始是中規中矩的歌唱節目,後來轉型成趣味競賽。夏天是「水上假期」,在石門海邊、翡翠灣錄影,藝人陳美鳳、黃仲崑、甜甜姊妹等人穿著泳裝玩水上遊戲,在當時算是少見的清涼節目。

冬天搬回棚內,邀請兩隊藝人拔河、猜拳潑水(輸的人可以拿透明傘擋水,看是潑得快還是擋得快)、把桌球從麵粉杯裡吹出杯外(當然會弄得滿臉麵粉,狼狽不堪)、恐怖接力(在昏暗燈光和恐怖音樂裡,從隔板中只容一手通過的小洞接過不知道會是什麼的物品,總是把女藝人嚇得尖叫連連),甚至還有啤酒大賽(沒錯,居然在電視節目裡比賽喝啤酒,現在看來真是不可思議)。

年輕一代應該還記得胡瓜主持的「百戰百勝」吧!這是由日本電視節目「風雲古堡」授權,提供道具和器材,邀請觀眾和藝人一起闖關挑戰,對抗魔王,最初在埔心農場錄影,後來改到台中亞哥花園。魔王迷宮、桂河大橋等單元都讓人印象深刻。

再後期一點的「黃金傳奇」,由曾國城、王麗玲率領兩隊藝人分頭尋寶,依據主辦單位提供的提示一路闖關拿藏寶圖,誰先拿到完整藏寶圖,找出寶藏所在地,就能拿到黃金,必要時可以求救於金仙子。尋寶過程中,節目帶著觀眾尋訪台灣小鎮風情、在地小吃,為許多鄉鎮打開觀光之路。之後節目越做越紅,甚至拉大隊出國拍攝,足跡遍及日本、香港等地。

不能沒有你之最威的短劇

短劇綜藝節目從80年代的「三百六十行」興起,逗得觀眾哈哈大笑的同時,也為許多藝人打開演藝事業的另一種可能性。童星出身的張小燕、總是在電影裡演壞人的孫越在「三百六十行」中自編自演,磨出良好默契。在隨後的「小人物狂想曲」中,再加入本來是玉女的夏玲玲,以及玩音樂的陶大偉,創造出更多清新幽默的小品喜劇。

到80年代晚期,每天晚餐時間播出的帶狀節目「連環泡」、「綜藝萬花筒」,再次掀起短劇狂潮。

「連環泡」的固定單元「中國電視史」、「中國小姐」等,靠著靈魂人物方芳的強大表演功力、編導團隊的無限創意,以及眾多龍套演員超水準的演出,至今仍讓許多觀眾回味無窮。當今的電視圈重要人物,包括郭子乾、邰智源、澎恰恰,都是從「連環泡」短劇中磨練出身。

「綜藝萬花筒」中的「各說各話」單元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黃子佼的多爾袞、姚黛瑋與曹蘭的檳榔姊妹花,同樣造成當時的中小學生一股模仿熱潮。

90年代中期的「女丑劇場」則由方芳芳與巴戈領軍,陣中帶領眾多女星,如蕭薔、徐華鳳、倪淑君、崔佩儀、鄧程惠等人,以諷刺時事、生活情境作為短劇主題。如今知名的主持人曾國城便是由女丑劇場發跡,日後由董至成反串、紅透半邊天的客家媽媽董月花,最早的原型便是來自女丑劇場的董大媽。

再後期的「鐵獅玉玲瓏」則是脫胎自民間說唱藝術,與西式短劇綜藝節目形式不同。主持人澎恰恰、許效舜誇張的臉部化妝,與滑稽搞怪的古裝反串造型,在傳統說唱藝術表演形式中,搭配現代無厘頭的語法及詞彙,一度造成轟動,之後更由節目原班人馬發展出同名電影。

我愛紅娘

這到底該不該歸類為綜藝節目呢?紅極一時的「我愛紅娘」,是台灣第一個電視交友節目,由田文仲與沈春華搭檔主持,邀請未婚男女上電視相親,「我愛紅娘,紅娘愛我,為您搭起友誼的橋樑」,促成不少佳偶。後來由胡瓜、高怡平主持的「非常男女」,性質也很類似。

台視「我愛紅娘」走紅之後,中視也推出青春版交友節目「來電五十」,由包偉銘和曹西平主持,讓年輕男女在戶外聯誼、玩遊戲,最後排排站告白,如果有人要向某位小姐告白,其他競爭者就要趕快大喊「等一下~」然後快步衝上前告白,讓對方抉擇。

繞著地球跑

「世界真奇妙」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個旅遊節目,後來更名為「繞著地球跑」,第一代主持人柯志恩、梁旅珠,與第二代主持人謝佳勳、李秀媛均因這個節目走紅,反映90年代經濟發展、國人對海外風情、奇風異俗的興趣。

約莫同時,凌峰的「八千里路雲和月」、熊旅揚的「大陸尋奇」則是鎖定中國大陸風景民情的節目;性質相近的還有曹啟泰與崔麗心主持的「江山萬里情」, 只是再加入益智問題競賽,節目中由郎祖筠穿陰丹士林布旗袍,梳著兩條辮子扮演的「郎姑」,固定出來發問,那一句「問題不大郎姑來幫你搞定他」、「江山萬里情,中國人真行」也一時成為流行口頭禪。

天天開心

「天天開心,天天~開心」這個旋律陪伴許多觀眾度過午飯時間。每週一至週五的「天天開心」、週六「開心舞台」、週日「金舞台」,以輕鬆詼諧的短劇、閩南語俚語解說(記得單元結束前那句「咦~愛注意」嗎?),加上閩南語歌曲打歌,串成天天半小時的短篇綜藝,一播就是十餘年。金舞台節目尾聲那句固定台詞「30分鐘的時間咻一咧就過去了」,至今仍常被搬出來用。

開心系列的主持群及演出班底包括石松、黃西田、司馬玉嬌、卓勝利、高群、黃香蓮、青蓉、長青、方駿、大目仔等人,除了已成名的歌仔戲演員,也培養出許多至今仍活躍在本土戲劇、八點檔鄉土劇的閩南語藝人,影響深遠。

話說回來,很多人不知道「天天開心」一開始是國語節目,「金舞台」也一度改說國語。因為當年閩南語節目時段有限制,三台只能輪流在指定時段播出閩南語節目,節目也跟著「雙聲帶」。

三台大樂隊

在這些精彩的綜藝節目背後,有一群可能被遺忘很久的無名英雄,是他們的音樂撐起了節目的豐富內容,潤滑了每一個轉折的破口。這一群人,就是當年老三台的樂隊老師們。

在只有三台的時代,每個有音樂、歌唱表演內容的綜藝節目,都必須依賴每台自己專屬的大樂隊現場伴奏。再紅的歌手都一樣,想要好好演出,盡情發揮,就得與樂隊老師搞好關係。雖然坐在攝影棚角落,燈光最暗的地方,但三台大樂隊卻是綜藝節目不可或缺的靈魂。甚至當年的重要節日如端午節,台視南下轉播龍舟競賽特別節目,都要特地把整個大樂隊一起帶去擔任現場伴奏。

三台大樂隊的團長、指揮更是如同金字招牌,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湯姆歷險記」、「小璐璐」等卡通主題曲,以及「包青天」的編曲,都是由詹森雄(華視大樂團團長)或林家慶(中視大樂隊團長)一手包辦。

台視大樂隊由原有的台視交響樂團改組,於1974年成立;中視大樂隊與華視大樂團則分別成立於1970、1971年。進入90年代後,因電子樂器普及而興起的一人樂隊成本更為低廉,三台大樂隊都受到極大衝擊,之後分別於90年代末期與2000年初解散。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