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5年8月號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誓言「以製造為本」的競爭戰略,讓製造回流成為「國家榮譽的一環」。《全球中央》雜誌8月號封面故事〈川普的美國夢〉帶你一窺川普如何振興製造業與面臨的挑戰、美國社會的保守思潮以及台灣、歐盟與中國如何看待美國夢。
全球中央2025年8月號

亞得里亞海岸之旅 河湖地景映襯童趣古城

2025/7/30 11:46(7/31 10: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高掛城內的兒童畫作,令人留下充滿童趣的印象。
高掛城內的兒童畫作,令人留下充滿童趣的印象。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希貝尼克除了坐擁世界遺產的大教堂,它還是一座「兒童節之城」,漫步在城市街道上,抬頭所見,到處都是兒童畫作,展現獨有的城市風格。

文、攝影/陳彥豪  (旅遊作家)

甫一踏入希貝尼克(Sibenik)古城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無數以繩子串起、高掛街道天空的兒童畫作,色彩鮮明、豔麗繽紛,令人登時對這座城市,留下一種充滿童趣的印象。

希貝尼克是一座位於克羅埃西亞中南部、 鄰近亞得里亞海的城市。這裡的人口不過4萬人左右。

這樣一座看似尋常的濱海城鎮,卻擁有一處在2000年時入列世界文化遺產的顯要地標──聖雅各伯主教座堂(Katedrala sv. Jakova),或稱希貝尼克大教堂。這座教堂的建造計畫,最早起於13世紀末,興築超過百年,輾轉由多名建築師接手,一直到16世紀中才落成,近代也經過多次修建,融合文藝復興、哥德式等多種風格。

聖雅各伯主教座堂的一大特色,便是以石灰岩、大理石等石材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造教堂之一。步入其內,可感受其厚實、宏偉,還有陽光映射花窗玻璃,投映五彩斑斕的光影。教堂裡外則都有細緻的雕飾,外牆上表達眾生相的71個人頭雕像也是特點。

希貝尼克除了坐擁世界遺產的大教堂,它還是一座「兒童節之城」。自從1958年起,這座城市就年復一年地舉辦國際兒童節,並非只是單日的活動,而是為期長達一兩週的藝術嘉年華。在慶典期間,各種兒童戲劇、音樂、文學等展覽或演出,輪番上演,吸引了諸多親子訪客參與盛會。

今年希貝尼克國際兒童節是第65屆,期間為6月14日到28日,有來自九個國家、超過200名藝術家共襄盛舉。除了53場形形色色的工作坊之外,漫步在城市街道上,抬頭所見,到處都是兒童畫作,展現希貝尼克獨有的城市風格。古城內還有一座名為《撐傘男孩》的雕塑,也是這座兒童節之城的代表性地景之一。

除了是兒童節之城,希貝尼克還是一座交流電之城。城市近郊曾經的賈魯加(Jaruga)發電廠,是世界上最早運營的水力發電廠之一,僅次於美國的尼加拉瀑布發電廠,並同樣採用天才發明家特斯拉的設計。這座發電廠在1895年8月28日當晚8時起,正式供電至希貝尼克,讓希貝尼克成為克羅埃西亞乃至全歐洲最早將交流電運用於公共照明的城市之一。

特斯拉誕生於當時的奧地利帝國,正是在如今的克羅埃西亞境內,淵源頗深,也因此克羅埃西亞許多城市都設有他的展館或雕像。在希貝尼克,除了保留19世紀末最早啟用的電燈之外,近年還多次舉辦燈光節,將「光」這一元素,作為城市行銷的一部分。

希貝尼克當年興建水力發電廠,是由於城外的克爾卡河(Krka)所帶來的豐沛水量。如今在這條克爾卡河上,有一座克爾卡國家公園,是賞探溪流、瀑布、森林生態的絕佳去處。

在克羅埃西亞,最著名的景點與國家公園,或許莫過於普萊維斯國家公園,也就是俗稱的十六湖國家公園。說回克爾卡國家公園,有人會稱之為迷你版的十六湖,因為同樣有喀斯特地形與石灰華階地,以及諸多瀑布、湖泊。在我看來,克爾卡國家公園雖不如十六湖那般景貌多變,但自有一種清幽,園內有多條不同的步道、路線可探索,不管怎麼繞,都能與潺潺水流相伴,還能找到與當年水力發電廠有關的遺跡。

在克爾卡國家公園內可以搭船遊河,慢悠悠地感受河道兩岸風情。而整座國家公園裡最具指標性的景點,則是斯克拉丁斯基瀑布(Skradinski buk),落差超過40公尺、橫亙數百公尺的水瀑,嘩啦啦地極具氣勢。

克羅埃西亞有許多緊鄰亞得里亞海的旅遊城市,其中離希貝尼克與克爾卡國家公園較近的,往南有克羅埃西亞第二大城斯普利特(Split),往北則有札達爾(Zadar),剛好都相距約70、80公里左右。

往北的札達爾是克羅埃西亞第五大城,但人口也不到10萬人,可想而知,和希貝尼克同樣有種步調緩慢的小鎮情懷,海濱同樣停靠許多船舶,有小船來來去去。不過,札達爾是早在羅馬時代就已規劃建造的城市,比起希貝尼克,多了歷代經過多次改建的古城牆,遊人可以走到城牆上,俯望海濱風光。

札達爾的老城區仍保有從羅馬時代延續至今的格局,古城裡最核心的區域,就叫羅馬廣場,周邊有聖多那教堂、札達爾主教座堂等等,還有座可以俯瞰老城的鐘樓。

若在札達爾古城漫遊,還能找到古代城門、過去的城市法院、市政廳等各個不同時代的古蹟、歷史建築。不過這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位於海濱、2005年完成的海風琴,在長約70公尺的石階下,埋入35根長短不一的管子,會隨著海浪對岸邊石階的不斷衝擊,持續由大自然來「演奏」管風琴,是非常難忘而獨特的體驗。若僅瞧照片,會完全不曉得這裡的「音樂」是怎麼一回事,只有親自來亞得里亞海沿岸走一遭,便知端倪。

*看單篇不過癮?《全球中央》紙本雜誌、電子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實體雜誌銷售:誠品書店
*電子雜誌銷售平台:中央社電子書城亞馬遜書城Google Play圖書凌網電子書華藝電子書Hami書城KOBO博客來電子書讀墨電子書讀冊生活電子書城BOOK☆WALKER聯合讀書吧Kono電子雜誌momo購物網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