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3年3月號
在許多國家,女性的權利和地位要經過血淚抗爭才能得來,3月適逢國際婦女節,且讓我們回顧台灣女權發展歷程,以及今日社會上看不見的性別歧視;也向國外取經,看瑞典如何把性別平等深入社會;借鏡美國女權運動的百年浪潮;了解印度女權低落的現況;並看見南非女性特有的自主與堅強。
《全球中央》2013年3月號

手機萬能時代來臨

2013/2/27 12:2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未來民眾辦手機時,消費功能可被置入SIM卡中。手機可以提供購物、付款、身分識別、門禁等各種卡片功能,還能感應場所中的晶片,取代叫車、導覽、優惠券等服務。

文/江明晏 (中央社記者)

「嗶 嗶!」上午8時45分,中華電信員工小柯,使用智慧型手機感應捷運閘口出站,和步伐快速的行人一樣,趕著去上班。

隨後,小柯走進中華電信總部大樓,拿起手機感應電梯上樓,並上班打卡。進辦公室前,到超商買的牛奶,也是用手機感應結帳,消費紀錄則存入雲端。

這樣的生活模式對中華電信員工來說並不陌生,中華電信去年開始推廣NFC(近場通訊)技術,率先讓員工試用服務。拜科技進步與法規開放之賜,這樣的生活方式,可望在台灣普及;以後民眾出門不必帶錢包,手機就可作為支付工具。

去年10月,中華電信舉行盛大記者會,宣告開始進行NFC服務先導計畫,推出「Hami 錢包」服務,包括手機信用卡、會員卡和悠遊卡等,初期由內部員工試用。

經過數月測試,中華電信行動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很有信心地說,目前已經可以做到100%的鑑識率。他認為,今年將是NFC的起步年,目前仍必須等待台灣整個生態體系,如銀行、連鎖商店、刷卡地點,與金流、手機等機制全數到位。

今年元月中旬,金管會宣布全面開放銀行申請手機信用卡業務,公平會也相繼通過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威寶電信、亞太電信與悠遊卡公司計劃合資成立的TSM(信託服務管理)公司。

未來民眾辦手機時,消費功能可被置入電信公司SIM卡中,讓手機世界充滿想像空間,銀行及電信業者都躍躍欲試。麥肯錫公司甚至大膽預測,以手機消費的「行動支付」繼續發展下去,實體信用卡將被手機取代而消失。

熟悉行動支付業務的中華電信行動加值處處長郭逸樵說,NFC技術蓬勃發展後,除了可以提供手機購物、付款、身分識別、門禁等各種卡片功能,還能感應場所中的晶片,取代叫車、導覽、優惠券等服務,而手機之間也能以NFC傳輸互通,交換圖片、資料或名片。

電信產業協會發言人劉莉秋也認為,「以後出門,只要帶上手機,就能進行生活上的各種消費。」

她表示,台灣NFC的相關服務最快會在年底前問世,TSM公司將扮演相關業者的統一窗口,並提供NFC應用程式下載共享,功能類似Apple上的App Store。

未來手機將在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個資安全與防盜問題,也浮出檯面。

對此,郭逸樵說,手機信用卡業務只是透過手機使用信用卡,民眾還是要向銀行申請,才能拿著手機刷卡消費。消費明細與個人資料跟實體信用卡一樣,都是保存在銀行,TSM公司只處理SIM卡內切割出來的NFC空間,門號相關個資也還是保存在電信公司,對個資安全不構成威脅。

此外,金管會也已備查銀行公會訂定的手機信用卡業務安全控管規定,確保新技術的資訊安全控管、個人資料受到保護,如要求電信業者等非發卡機構,不得留存信用卡敏感性資料等。

郭逸樵開玩笑地說,比起擔憂個資問題,未來使用手機消費,可選擇留存交易明細清單,「我買一瓶礦泉水,老婆都查得到,可能更要防範另一半查帳」。

手機擔負的功能越來越多,遺失風險將比以前更大,對此郭逸樵說,用戶如果掉了手機,可打給TSM公司一口氣掛失所有的信用卡,比致電各家銀行掛失的方式更快速安全。

他更補充,用戶如果有事先申請,電信公司也能搶在手機關機前,用遠端遙控方式鎖住照片、通訊、或信用卡等功能。而App開發商通常也會提供手機錢包上鎖服務,用戶使用時必須輸入一串密碼,以防遺失時卡片遭到盜刷,這些嚴密關卡,都能幫助消費者使用手機消費更放心。

此外,國際上已存在許多行動支付發展經驗,台灣經濟研究院東京事務所所長劉柏立分享,日本電信業者現在已可提供用戶在手機存取「雲端貨幣」,甚至是交換、小額匯款,比台灣走的更前面。

劉柏立舉例,以後一群朋友去餐廳聚餐,以手機小額匯款,就能取代每個人拿現金出來分攤的情況,付費機制成熟後,電信業者也可發展「虛擬帳戶」、「紅利積點」等模式。

不過,對金融業者來說,開放行動匯款存在系統風險、金融交易失序、消費權益受損、洗錢盛行等隱憂,台灣是否開放小額匯款,仍待主管機關取捨。(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3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台灣 看不見的性別歧視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