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香港政壇派系角逐 理念立場不斷演進

2019/11/17 16:12(11/20 08:2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18日電)香港政壇派別間的角逐,隨著「反送中」及即將到來的區議會選舉而延燒。除了黨派之間的角逐,抗爭路線的不同也是影響港人爭取訴求的重要因素。

在香港政壇上,除親中的建制派外,支持自由民主的泛民派與建制派並列兩大派。此外,因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而生的自決派與本土派,隨著港人爭取真普選的過程,逐漸嶄露頭角。

此外,港人在爭取真普選的抗爭過程中,針對抗爭方式也產生和理非、勇武派等類別,對香港黨派的走向產生不容小覷的影響力。

●建制派

建制派泛指一群立場親中的政黨,其成員多擔任行政長官、行政會議成員及主要官員,是香港1997年主權移交後實際的執政聯盟。

建制派擁護港府及「基本法」,因此當泛民派、本土派人士在爭取全面實施雙普選時,這些建制派政黨往往採取消極的態度,搬出「基本法」作為擋箭牌。

在建制派中,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與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是兩大主流。其中,民建聯是香港第一大黨,因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常被持反對意見的民主派人士稱為「保皇黨」。

建制派支持者大部分來自工商界人士、部分官僚和公務員、紅色資本家,地區社團及同鄉會等。

●泛民派

泛民派自1985年來即擔起爭取香港民主的旗幟。泛民派本來通稱為民主派,大多支持民主黨,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後與其他立場相仿的政黨一同形成泛民主的派系。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後,民主黨是泛民成員中,占席次最多的政黨。

泛民派按照抗爭方式、路線、社會及經濟立場的不同,又可分為「溫和民主派」及「激進民主派」。但基本的共同訴求為:要求特首和立法會盡快落實真普選、注重監察政府運作、視自由民主、人權等為重要價值。

●本土派與自決派自決派

在2015年,源自泛民內部的激進民主派,主張透過民主自決,實現香港真普選及真正自治,不支持也不反對港獨及民族自決。僅管自決派本質仍屬泛民派,但由於其上述主張挑動了中共敏感的神經,導致中共及建制派,常常將泛民派中的自決派與「港獨」畫上等號。

而本土派是另一個原屬激進民主派,後來分裂出去的派系。2016年香港立法會新界東地方選區補選後,成為除建制及泛民派外的第三勢力,部分媒體會將泛民中的自決派及本土派併稱為「本土自決派」。

本土派認為,香港人的定義是擁護香港、對抗港中融合及中共對香港的政治干預。主張香港人應反抗被中共控制的香港政府,並有權決定自己的前途。

本土派可粗分為5派,分別是港獨派、民族自決派、制憲派、城邦派及歸英派。

這些派別各有各的主張,例如民族自決派即提倡應行使「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賦予的權利,舉行香港前途的民族自決公投,由香港人決定維持一國兩制或更改香港政體,而香港獨立將會是必定出現的選項。

反送中運動中,「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即為本土派政黨「本土民主前線」的前發言人梁天琦在參加2016年立法會補選時所提出的競選口號。

●和理非與勇武派

和理非是「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簡稱,最早由已故民主黨元老司徒華用於形容「六四天安門事件」期間的北京學生與民眾,後來成為泛民派的核心價值。這個術語在雨傘革命後,與採暴力行動抗爭的「勇武派」相對,當時,和理非被批評為過份理想主義,且有時會因為追求平等、大愛與和平運動而放棄社會正義,雙方一度對立。

勇武派則主張以「起義、革命」等手段,達到香港獨立。勇武派沒有特定領導人,沒有完整的組織運作,與其說這是一種派系,倒不如說是一群從事暴力抗爭行動的示威者。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013年,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發表了「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提出以違法占領道路的公民抗命方式爭取普選,之後聯同香港社會學者陳健民、牧師朱耀明共同成為占領運動發起人,他們因此被稱為「占中三子」。

2014年,受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通稱「831決定」及「占中三子」影響而產生的雨傘運動,是影響和理非與勇武派的重要的轉捩點。

雨傘運動時,主要基調仍是「和理非」;但隨著雨傘運動以失敗告終,港人開始尋求其他的示威方式。

紐約時報中文網近期曾報導,和平示威遊行是香港人一直以來的慣例,但是隨著港府逐漸無視和平遊行的訴求,港人開始從「和理非」走向「勇武派」。

2016年的「旺角騷亂」,本土民主前線等新興政黨即主張「暴力抗爭」,造成梁天琦等人被逮補入獄,但這並未擋住港人採取勇武的手段來表達訴求。

即便自2016年開始,香港社運圈曾一度陷入低潮,但今年6月因港府修訂「逃犯條例」衍生的「反修訂逃犯條例」,進而全面引爆的「反送中」運動,讓香港社運活動起死回生。

而這場尚未結束的抗爭,隨著警民衝突逐漸升級,也可見「勇武」抗爭逐漸成為主流,而示威者所爭取的訴求,除了成立調查委員會等「五大訴求」外,最終極的仍是持續22年未竟的雙普選。這次,勇武不僅成為抗爭的主基調,港人也強調「不割蓆」,預料港人爭取雙普選之路,不會輕易因港警的暴力,以及港府的拒絕回應而輕易止息。(編輯:唐元元)10811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