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日媒:北京補貼晶片與電動車 中國製造2025沒死

2022/7/23 14:57(7/23 15:4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日本媒體指出,「中國製造2025」這項政策因政府持續補貼晶片、電動車等領域而持續進行。(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日本媒體指出,「中國製造2025」這項政策因政府持續補貼晶片、電動車等領域而持續進行。(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3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媒體指出,儘管與美國陷入全面緊繃後,中國已鮮少再提雄心勃勃的「中國製造2025」,但這項政策並未無疾而終,反因政府持續補貼晶片、電動車等領域而持續進行。

日經亞洲(Nikkei Asia)指出,北京2015年5月推出製造業升級戰略「中國製造2025」,期許2049年前晉身製造業超級強國。但7年過去,如今這個戰略名稱已鮮少在官方報告與公開場合提及。

然而這項為特定領域挹注龐大資金的戰略非但未胎死腹中,透過政府補貼與持續支持像記憶體晶片與電動車等特定科技產業而依然存在。

「中國製造2025」計畫瞄準10大領域,從資訊科技、機器人、生物技術和農業機械新能源、航空航太,到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等,層面廣泛。

日經引述國際信評公司惠譽(Fitch Ratings)的數據發現,接受政府補貼的中企多為「中國製造2025」密切相關的科技公司。少數例外是一些基於像能源安全和物價穩定等理由,先前已獲諸多補助的能源公司。

惠譽梳理近5000家中國上市公司的公開資訊發現,中國最大汽車製造商上汽集團,2021年獲得補貼金額達人民幣40.3億元(約和5.98億美元)高居第1,比2020年增加31%。

獲補助前10名另有3家車商,包括比亞迪(第4)、長城汽車(第6)和安徽江淮汽車(第8),顯示在全球汽車業向電動化時代轉型的過程中,北京的首要任務是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製造商。

除電動汽車,記憶體晶片也被認為是中國特別感興趣的一個重要領域。中國執牛耳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和中國最大的傳感器與智能系統商京東方科技集團,分居去年獲得補貼最多企業的第3與第7。5G供應商中國移動排名第9。

惠譽在報告中說:「總體而言,中國企業正在逐步深入相關領域,所獲財政挹注也越來越多。」

日經指出,外國政府對「中國製造2025」深感忌憚。日本經產省上月底發布的年度白皮書用一整節的篇幅介紹中國政府補貼及在10個核心領域的公司間分配情況,發現2020年北京挹注「中國製造2025」相關企業的總資金達人民幣1000億左右,是2015年的兩倍多。(譯者:陳亦偉)11107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