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的終結

發稿時間:2013/11/23
經濟成長的終結
經濟成長的終結
作者|史帝芬‧金恩
譯者|李振昌、陳儀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3/09/03

  因為「樂觀偏誤」,我們從未想過「經濟停滯」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歷史告訴我們,人群將有三大斷裂,讓社會、經濟、政治都一塌糊塗。此時台灣似已可見端倪。與其事後才將苦果合理化,不如事前聽取逆耳忠言。這本書,關心社會的你不能不看!

文章節錄

《經濟成長的終結:景氣不會復甦、社會出現斷裂,這,才是我們要面對的真實世界》

  我們希望貨幣與財政的藥方可以救我們,但是這些藥方頂多只是使我們暫時好過一些,持續使用這些藥方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

  貨幣與財政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處理基本問題的藥方。利率下降通常是暫時的,最後還是會回升。龐大的預算赤字可以振興經濟,當經濟復甦,稅收增加並且減少社會支出之後,赤字自然就會降低。就像是抗生素的療程,經濟刺激方案只是暫時性的舒緩。經濟的病患最後會完全復元。

  即使沒有完全復甦,並不表示政策的藥方沒有效。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之後經濟嚴重衰退,但是有可能更糟。政策的刺激方案比起大蕭條時期多得多,經濟的結果則好得多。例如,美國國民所得從巔峰到谷底相差5.1%,大蕭條時期則相差高達30%。

  不過我們還是不滿意這種「成功」,「事情可能會更糟」的說法並不足以贏得選票。我們必須實現願望、抱負和應享權益,可想而知,停滯並不夠好。我們寧願聽到經濟復甦即將來臨,任何人可以帶領我們到「應許之地」,我們就很高興地相信。不過,我們不再確定他們是否真的能帶給我們任何好處。是的,他們可能隱藏痛苦,但是在一個債務過多而且過度使用財務槓桿的世界,有什麼證據證明政策的藥方可以讓經濟持續復甦?

  止痛藥可以使用,但是有不良的副作用。經濟刺激方案也是一樣。謹慎使用可能奏效,但是長期使用只會造成持續傷害。西方國家使用經濟的止痛藥已經上癮。這些藥物是救星,還是我們只會受到政策毒癮的傷害?

  2009年3月,英格蘭銀行制定的英國基準利率(UK bank rate)降到只有0.5%,是從1970年代以來的歷史最低點。三年後,基準利率還是維持這可笑的低點。英國政府的長期借貸成本因此降到只有2%以下,是1700年代以來最低的。

  英國的經驗並非絕無僅有。2008年年底,雷曼兄弟公司倒閉不久,美國聯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相當於英國基準利率)降到幾乎是零。跟英國一樣,美國政府的借貸成本也大幅降低。歐洲大陸也是一樣,尤其是德國。

  一開始,中央銀行希望大幅降低借貸成本可以振興經濟成長,結果沒效,要是成功的話,利率早已回升。他們的失敗告訴我們許多金融危機的涵義。畢竟,利率是放棄消費的回報。希望為我們的將來進行投資的人,如果未來看起來前景明亮,要準備好對於任何借貸付較高的利息,這也鼓勵我們推遲消費。另一方面,如果確認不看好未來,利率很可能維持低點,資本投資也很少。

  因此,利率持續走低是經濟持續衰退的跡象,而不是預告未來經濟將復甦。金融危機之後的世界是個很讓人擔心的地方,不是因為一開始利率就這麼低,而是愈來愈難想像最後可能再上升的情況。中央銀行都知道,所以他們逐漸使用非傳統的貨幣政策。他們當然不願意承認陷入所謂「流動性陷阱」。這是最早由凱因斯所定義的狀況,增加貨幣供應對於現行利率水準並無影響,自從日本在1990年代零利率與通貨緊縮的經驗之後,流動性陷阱就有新的解釋,意味著一旦利率趨近於零,貨幣政策就沒有效。中央銀行不想承認他們對這種情況束手無策,所以必須想出其他辦法。

  大多數採取的辦法就是量化寬鬆。這概念很簡單,西方銀行系統已經破產,不再容易擔任借方與貸方之間的資金管道,因此有嚴重的貨幣短缺。知道這一點,家庭與企業的自然反應就是保留他們既有的現金,藏在床墊下。量化寬鬆的設計是要克服大家以為的現金短缺,將錢直接注入全部的經濟中,不必透過銀行的體系。如果我們都相信錢很容易獲得,就不再保留現金,消費自然上升。

  實際上這是如何運作呢?中央銀行透過印刷機製作出來的新錢沒那麼多,反而是透過電腦螢幕上的帳目比較多。這些錢用來購買投資人已經擁有的債券。以雷曼兄弟公司之後的美國經驗,這些債券最初是包括許多消費者與汽車貸款,在次級房貸危機中這些都逐漸成為毒債。在英國大部分是政府公債,主要是因為英國以資產為擔保的證券市場還在嬰兒期。

  中央銀行大量購買這些資產,需求增加,價格也就上漲。價格跟殖利率是反向的,價格上漲就表示殖利率下滑。如果資產擔保證券與政府公債的殖利率減少,目前的持有者可能決定到其他地方尋求更高的報酬,高風險資產(股票、不動產)的需求便可能會增加。上市公司透過股市,可以用較便宜的代價募集資金。理論上家庭也較容易借到比他們資產價值更多的錢,因為資產不斷在上漲。這樣經濟應該可以從谷底反彈,回到合理的成長率。

  2003年到2013年擔任英格蘭銀行總裁的莫文.金恩(Mervyn King),在2009年年底解釋說:

  購買(資產)的目標是直接注入更多錢到經濟體系內。投資人將會分一些錢到投資報酬率高的資產上,結果又推升資產的價格,降低收益,也降低企業在金融市場上募集資金的成本。最後,這將有助於刺激支出,緩和經濟必要的重新平衡,並且保持通貨膨脹接近目標值。

  這聽起來很了不起,但是真的有效嗎?當然,我們無法確定沒有量化寬鬆會發生什麼事情。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結果已經比贊成量化寬鬆的人所預見的還差。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