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慶應超強邏輯談判

發稿時間:2016/01/02
哈佛×慶應超強邏輯談判
哈佛×慶應超強邏輯談判
作者|田村次朗
譯者|林雯
出版社|寶鼎出版
出版日期|2015/12/04

  日常生活中各種交涉、協調,都需要「談判學」。本書作者師承哈佛談判大師,通曉東、西方交涉技巧,詳實解說「談判」的原理與步驟。無論是日常溝通或企業間協商,都能幫助打造談判能力,為自己與組織爭取最大優勢,同時進一步促成對談判雙方、對社會大眾都有利的「三贏」境界。

文章節錄

《哈佛×慶應超強邏輯談判學:3原理×5步驟,職場、商場、一生受益的交涉技巧》

創造價值的談判:對事不對人

  在哈佛大學,提高談判成功機率的談判方法論稱為「創造價值的談判」(creative negotiation),有二項基本原則。

  第一項基本原則是「人」與「問題」的分離。這說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就像大多數人的經驗,和對方談判若不順利,往往會向對方(=人)生氣。

實例1:「人」與「問題」的分離

  商業談判進入最後階段時,a公司負責人A先生提出具體提案,因為該「提案」不一定和目前為止的談判連貫,以致b公司的B先生態度大變。

  A先生:這個提案如何呢?

  B先生:我反對喔!

  談判一下子觸礁了,對話中斷。A、B雙方心中陷入這樣的糾結:

  A先生:好煩啊!B先生壓根兒就反對,問題更複雜了。

  B先生:是A先生不對,他的提案沒有反映我們的意見。

  在〔實例1〕中,針對某個「問題」和對方談判,但談判觸礁了。因為各自的心中把「問題」換成「對方」(=人)來思考。

  談判逐步升級,某種程度能預測之後的發展。反對你所說的「事」這句話,換成了反對「你」,彼此暴露情緒,雙方想法將演變為「絕不讓那傢伙稱心如意」,談判終將破裂。

  這樣的談判絕非罕見。眾所周知,即使是學者之間討論學術或爭論內容,往往也會在瞬間變成人身攻擊。

  不過,自己的想法若能改變,「不與『人』談判,而是與『問題』談判」,狀況就會產生戲劇性的變化。若彼此認為對方未必懷有敵意,將「人」與「問題」分開,談判便能夠以良性方式進行。

  那麼,在實際情況中,如何將「人」與」問題」分離呢?

  有一個方法,就是使用白板或紙。談判時,看著對方的眼睛講話似乎是對的,但實則非常危險。因為,如果邊看著對方的眼睛邊說「我不接受」之類的話,對方會有被攻擊的感覺。談判時使用白板或紙,將方向朝向「問題」而非「人」,可以讓彼此意識到共同的問題,一起著手描繪解決問題的藍圖,這對談判而言是理想的發展。

  第二項基本原則是「考慮『利弊』,不考慮『立場』」。費雪教授和威廉‧尤利(William L. Ury)教授指出,「若對方與我方立場對立,往往會認為各種利弊得失也是對立的」(《哈佛這樣教談判力:增強優勢,談出利多人和的好結果》,遠流出版)。

  例如,若租屋者的「立場」是盡量以便宜的租金租到房子,房東的「立場」應該就是盡量提高房租。但若撇開各種「立場」,仔細探討房東Y與租屋者S背後的利弊得失,就會發現利益多於對立。

  第一,雙方都希望安定;Y希望有穩定的房租收入,S想要可安心久住的居所。此外,二者皆要求良好的居住環境;S是因為要住在這裡,Y是希望提高其物件的價值與評價。此外,雙方皆期待良好的人際關係;Y希望對方能夠支付固定的租金,S則希望房東能因應需要修繕。

  簡而言之,視「談判」為主張各種「立場」的場合,乍看之下像是使事情更明確,結果卻變成忽視他人、其他立場與影響,導致無法進行良性的談判。

最強的談判三原理:邏輯、準備、創造答案

  「談判學」所推薦的談判模式大概有以下幾種:

  第一,邏輯性的談判。即使經驗不足,也可因邏輯思考而使談判朝有利方向發展。「邏輯性」的書寫,往往被預設為晦澀難解的書或學術性文章般的死板成規。但「合邏輯」,絕不是困難的事。重要的是,思考當時現場的「邏輯」與對方的「邏輯」,如何巧妙地形成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邏輯」。理解對方的「邏輯」,將其與我方的「邏輯」重疊在一起。

  第二,有效率的事前準備。談判前是否努力準備,決定談判的成功與否。若毫無準備就面對談判,就像不練習就參加運動比賽、不熟悉武器就上戰場一樣愚不可及。

  第三是以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談判「雙贏」)為目標。不以「零和」或「爭輸贏」的角度來看待談判,而是在談判場合努力和對方找出共同問題。如此,就會形成一起解決問題的趨勢,採取想和對方合作的態度,這無論對我方或對方而言,都是在摸索圓滿的解決方法。如此,就能擺脫零和的想法,從談判中產生新的價值。

  總之,以「邏輯性的談判」、「有效率的事前準備」、「以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為目標」這三種方式談判,「談判力」應能夠更上一層樓。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