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貨幣烏托邦

發稿時間:2021/05/28
數位貨幣烏托邦
數位貨幣烏托邦
作者|芬恩・布倫頓
譯者|許恬寧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1/05/26

  為什麼虛擬貨幣漸成主流,甚至有取代黃金的態勢?這本是引人入勝的重要著作,作者布倫頓談帶來靈感的各種加密貨幣夢想。他揭曉科技烏托邦人士、密碼龐克與政治激進派如何打造實驗性質的貨幣,以求讓心中的未來願景得以成真:他們嘗試保護隱私、摧毀政府、準備好迎接世界末日。布倫頓讓我們看見加密貨幣的背後,帶有同時既熟悉又陌生的科技萬能信念。

文章節錄

《數位貨幣烏托邦》

第1章 藉由金錢預想

  本章我們將從一項烏托邦計劃講起,背景是深陷經濟大蕭條的美國。這個奇特的計劃打算讓整個北美大陸化身為一間名為「技術專家政治公司」(Technocracy Inc.)的工業型企業。這間企業的興衰史讓我們得知,金錢其實是一種管理時間的技術,融合了未來、信念與預測,當中也隱含著社會模型。貨幣內建的其他時間模式中,「預想貨幣」特別值得我們留意,它的用途是充當烏托邦做法的體系——那是一種「宇宙圖」(cosmogram)。接下來我將解釋宇宙圖的概念,這個概念在本書的其餘章節也會反覆提及。

▋技術專家政治的國度

  一九三○年代來臨,大蕭條席捲全美,工廠關閉,農田與城鎮一片空蕩蕩,道路與火車擠滿了逃難的人群。史考特改變了造型,這回,他在公共場合穿上灰色的法蘭絨訂製西服,打著一條藍色領帶,不再扮演日晒雨淋、剛從油井開車回來的工程師。他搖身一變,全身上下散發著理性的組織人氣息,代表著企業的門面。史考特穿上新技術文化的制服,成為工業幻想的化身。他將以這樣的面貌,透過技術專家政治公司推廣政治運動。

  當時的美國遭逢現金短缺的問題,一連串的銀行破產與擠兌事件造成民眾囤積現金與硬幣,人人四處把錢藏進襪子、保險箱、金庫、「地洞、廁所、外套內裡、馬匹項圈、煤堆與樹洞」裡。 英國社會學家奈杰.達德(Nigel Dodd)在他二○一四年之作《金錢的社會生活》(The Social Life of Money)的一開場,就描述了類似的當代景象。達德寫道,在二○○七年至二○○八年的金融危機失控期間,「希臘人把錢冷凍起來」,成捆的歐元被存在「冰箱、吸塵器、麵粉袋、寵物食品箱、床墊與地板下方」。美國小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一九三三年就職時宣布了緊急銀行假日,以爭取時間通過聯邦存款保險。現金流通的凍結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在金錢與金融的脈絡下,這件事似乎不足為奇。人之所以會持有資產與借貸,當然是因為有考量到「被記住的過往、預期的未來與估算的時間」的穩定與不穩定性。 金錢永遠在特定的時間安排與歷史之中發揮功能,這可以一路回溯至最遙遠的從前:我們可以談埃及用陶片充當存糧的貼現收據,或是美索不達米亞極度複雜的債務與利息制度,那些事物在改朝換代與世襲的權力階層之間不斷流轉。 投資人參考各式各樣的模型、演算法與直覺,在短期間套利:金融的貨幣時間性短至眨眼間的波動,長至定期償還債務;有的短如到期天數為四星期的國庫券,有的長如耶魯大學持有、歷史達三百六十七年的荷蘭水利債券(至今仍在支付利息)。一切奠基於未知的未來,靠避險制度減輕無從預測的變化所帶來的傷害,包括反向保證其他承諾未來不會實現、事情將會告吹。 同樣地,從下一份薪水到婚姻的長度,個人與家庭在孩子、健康狀況、房貸、教育與退休等各方面也會下複雜的賭注,其中有些部分就是在猜測其他人如何看待未來——也因此有必要預期與考量的一點,將是其他人所做的不理性猜測有可能會扭曲你個人的猜想。

財金專業人士在處理債務時,他們的依據是借貸貨幣的通貨膨脹率——也就是該貨幣的金錢價值將如何在未來的負債期間變動。我們如果在近期內不信任銀行,就有可能把放在銀行的資產改成持有現金、黃金、一包包香菸或一瓶瓶清潔劑:以各式的「儲存技術」將價值儲存在手邊,萬一其他體系崩潰將有辦法應對。這樣的道理就如同房子明明裝了電燈,但我們依舊會在抽屜裡擺放備用蠟燭一樣。 投資人做長期研究依據的是「金錢的時間價值」,也就是反映出「日後的金錢」vs.「現在的金錢」的貼現,以判斷某筆投資的淨現值——貼現模型有可能重塑我們心中的未來經濟景象。

第4章 盲因子

  我們來看看一九七五年電子貨幣所帶來的全面監控惡夢。了解關於電子交易與運算貿易的預測與恐懼後,接著來說說喬姆的事蹟。他的DigiCash計劃是一種貨幣協定,這種貨幣可以透過現有的銀行與現成的貨幣,以數位的方式發行與清償,同時具備現金的匿名性。此一計劃以失敗告終,後來,留下的設計架構由其他人接棒;這次不只要有交易功能,還希望能夠創造出新型的數位現金。

▋井然有序的能量

  首先,來看幻想中的願景。

  學者馬汀.格林伯格(Martin Greenberger)在一九六四年的文章〈明日的電腦〉(Computers of Tomorrow)中,談到「運算社群」(computerized communities)的願景,文章的副標題特別強調「優於貨幣」(Better Than Money)這幾個字。這篇文章刊載在《大西洋》(Atlantic)雜誌,科學家萬尼瓦爾.布希(Vannevar Bush)一九四五年談及「原型超文本」(proto-hypertext)願景的里程碑文章〈誠如所思〉(As We May Think),也登載在同本刊物上。格林伯格和布希一樣,在文中推論了未來的「資訊公用事業」(information utility)與相關應用,包括「醫療資訊系統」、「自動圖書館」、「模擬服務」、「設計控制台……編輯控制台……運算社群」 ,其中的關鍵在於「優於貨幣」的平台:「有的人把這些卡片稱作『貨幣鑰匙』(money key)。卡片再加上簡單的終端和資訊交換,幾乎能讓貨幣、支票、收銀機、收據與找零的需求消失。」

  格林伯格所談的東西,與當時正在開發的信用卡基礎架構類似,需要高度集中的公共電話線路系統,外加現有的銀行與支付公司,再撒上一點未來主義的魔法。格林伯格承諾:「順帶說一下,我們可以期待在〔採行電子貨幣〕的過程中,有種人力勞動會被取代:各種掠奪金錢的小偷將消失不見。失業者因此會更想動歪腦筋,在帳目上動手腳,但我們有辦法以各種方法讓電腦在背後代管、自行監督運作,不怕出現貪汙腐敗之事。」這樣啊。

  五年後,Visa創辦人狄伊.哈克(Dee Hock)提出了答案。哈克的同伴包括以設計測地線穹頂(geodesic dome)著稱的建築師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以及留著大鬍子的模控學大師兼管理顧問史坦福.畢爾(Stafford Beer);他們是宇宙的公關人員,時不時搭機前往世界各地,宣傳一九七○年代的烏托邦基礎建設。哈克對自然界的湧現秩序(emergent order)與自我組織過程深深著迷,對於僅僅只是打造「電子轉帳」(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的事業不太感興趣;他把目標放在「電子價值交換」(Electronic Value Exchange, EVE)帶來的社會轉型上。哈克寫道,EVE是貨幣可能出現的面貌:「由字母與數字構成的字元集帶來有保障的數據」,「以井然有序的能量形式」,在全球的電腦網路中暢行無阻。

  哈克心中設想的EVE和剛問世的網際網路是姐妹系統。這個全球的網路機器有著配套的烏托邦幻想。哈克設計的總部是一個圓形辦公處,象徵著地球的四面八方,不同分區代表著各地的文化,隔間裡進行著不同語言之間的即時翻譯。 (哈克表示,自己之所以會毅然離開Visa,為的是追尋「匿名和與世隔絕的生活……有書本、有大自然,可以好好思考,不受干擾」,有如隱居深山的得道高僧。)EVE將是模控學社會的下一個階段。

  然而,問題來了。哈克說,未來的貨幣是字母與數字構成的數據,但有什麼東西能「保障」這種數據?那些構成信用的能量流又是由什麼來引導與釋出的?

  答案是監控(Surveillance)。 

                 (文未完)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