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汾條伯聽中職 烤香腸也烤棒球情

「賣香腸賣到叫我進場開球,我的想法就是,我的人生沒有白走了」
2019/3/23
文:謝靜雯/攝影:張新偉

美國人看棒球和美式足球總要來個Bar-B-Q,台灣人看棒球只有配香腸最對味。儘管現在中職各隊主場中不乏美食攤位,對於死忠球迷而言,到了球場不吃根香腸,彷彿就遺漏了整個儀式極為重要的一部份,陳憲問可能不知道,把「香腸=棒球」寫進台灣棒球文化和中職歷史的人,就是他。

「汾條伯」陳憲問26歲開始賣香腸,看過中華中學時期瘦弱的王建民,也用兩根香腸換過陳義信一顆簽名球。說起中華職棒,球員用打的,球迷用看的,陳憲問則是在場外用「聽」的,從中職元年這麼一「聽」,轉眼間也聽了30年。這30年來中職潮起潮落,唯一不變的只有陳憲問的香腸攤;從這個小攤中賣出的每一根香腸、飄出的香味,都是對棒球的真愛。

不過在拿起烤肉夾賣香腸之前,陳憲問也是個拿球棒的球員,和無數台灣孩子一樣,有個美麗的棒球夢。

偶然與棒球結緣 綽號也來自棒球

陳憲問與棒球結緣過程來得偶然,他在16歲之前沒有玩過棒球,最初在印刷廠工作,放假時會到附近國小運動場走走,偶然被叫下場打球,慢慢玩出興趣,加入社區球隊的棒球隊,後來經過推薦加入社會乙組成棒藍鷹棒球隊。

陳憲問賣香腸、粉腸,卻被稱作「汾條」,來自於他在場上出色的守備功力,只要球打到他的守備範圍都「穩條(台語發音)」。因工作請假不便,在台灣棒球環境還沒有健全的時空背景下,毅然辭去工作,他只笑笑的說,「沒有考慮太多,興趣能帶動一切」。

1984年,陳憲問隨藍鷹棒球隊代表台灣赴關島參加西太平洋邀請賽,這次出國經歷卻成為他棒球路的轉折。他坦言有點失望,「出去比賽是要代表國家,要出去拚的,但很多人是抱著觀光心態,回台後我就不想打了。」

他的棒球夢想與球員生涯,就這麼簡單平淡的畫下句點。

香腸攤跟著球場而非人潮

儘管不打棒球,他對於棒球的愛並沒有因此減少。「我是為了棒球賣香腸的」,陳憲問賣香腸的起點,是因為賣香腸自由,還可以跟著喜歡的棒球比賽跑,在還沒有職棒的年代,他的香腸攤就跟著成棒、青棒、青少棒、少棒比賽跑,許多球員、家長變成常客。

他有空時還會到榮工棒球場幫忙記錄、看球員打擊、守備動作,那時王建民從台南市建興國中畢業、北上到中華中學青棒隊(榮工)打球,誰都沒能料到眼前這個瘦弱的竹竿,日後能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發光發熱,成為「台灣之光」。

陳憲問表示,榮工時期的王建民,大家可能覺得沒什麼特別,後來被高英傑帶去台北體院後,球速一直進步。後來,「王建民也吃過的香腸」成了活招牌,但陳憲問很低調,「不想沾光,除非人家問起」。

在陳憲問家中大廳牆上,除了夫妻、兒子結婚照,還有幾張棒球場內的黑白合照,照片中身材突出的主角是多次擔任中華成棒隊總教練、現開南大學棒球隊總教練郭李建夫。

陳憲問笑說,郭李建夫到日本打球放假回台時,偶爾也會到球場,兩人私交不錯。但被問起老友碰面都談些什麼,陳憲問不改低調的個性,只稱是家常話,卻能細數出郭李建夫球場上的表現、國家隊帶隊表現。

跟著中職跑遍西台灣 「聽」棒球也有心得

中華職棒1990年開打,陳憲問說,他在職棒開打時已30多歲,當時買了履歷表想去應徵裁判,後來發現真的沒有興趣,薪水也不算理想,「還是賣香腸自由」。

汾條伯的香腸攤自此開始跟著中職長征,從榮工棒球場到台北市立棒球場、新莊棒球場、天母棒球場、桃園棒球場、新竹棒球場、台中棒球場、嘉義縣市棒球場,最遠到台南棒球場。陳憲問過日子不看日曆,而是看著中職年度賽程表。

從棒球場外用不同的視角看中職,陳憲問細數,職棒早期,只要是兄弟象與味全龍的比賽都是滿場,「兄弟象的球迷多是社會人士,味全龍的球迷比較多是學生,當時只要是這個對戰組合,一天要準備100斤起跳的香腸」。

球迷在場內「看」球,陳憲問則在場外「聽」球聽出心得,他笑說「聽」球雖然不如「看」球有臨場感,但聽久了,打出全壘打、安打、外野飛球被接殺、有沒有得分,球迷發出的聲音都不一樣, 多少也可以「聽」出場內戰況。

從100斤起跳到只賣千元 黑暗期也澆不熄熱情

汾條伯一開始為了打球賣香腸,後來是「為了生活賣香腸」,剛開始擺攤不曉得做生意的辛苦。早期在台北市立棒球場,陳憲問和老婆各推一攤出去賣,但一根香腸都還沒賣出,就收到2張共新台幣4800元的紅單,「只好跑進球場販賣部,先跟主任借3000元付罰單」。

警察的紅單從未讓他卻步,反倒是中職一次次的假球案讓他有感而發,從黑鷹事件、黑米事件,一直到2009年的黑象事件。陳憲問已經記不得準確的年代,卻一直記得,從巔峰時期一天要準備100斤起跳、約800條的香腸,到最低潮時一天只能賣1000多元,一條香腸20元,等於一天只賣出50條香腸。

當時3個小孩都還在讀書,一個學期學費總共10幾萬元,「那時才知道厲害,一個頭兩個大」。被問起有沒有想過放棄、是否曾經後悔,陳憲問說,「有想過這條路走對還是不對,但沒有後悔過」。即使在最苦的時候,他還是認為興趣勝過一切,「我比較執著,也習慣了,就是不想離開,我對棒球就是這麼熱愛」。

陳義信簽名球換兩條香腸 受邀開球人生沒白走

陳憲問回憶這些年來賣香腸的趣事,包括時報鷹的吳俊賢、三商虎的林仲秋、現役中信兄弟隊彭政閔、林智勝都是香腸攤的常客,林仲秋常常一買就是20條香腸請大家吃,統一獅隊也常常叫整批香腸進球場。

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前兄弟象王牌投手陳義信,陳憲問回憶,當時快散場了,「陳義信出來買兩條香腸,結果拿出一顆上面有紅土印子的球出來」,用一顆簽名球抵兩條香腸。

不過,這顆球並未跟著他,他說自己從沒有想過要留下什麼紀念品,「也不知道職棒可以走多久,走一步算一步,後來小朋友來買香腸,我就把球送給他了」。

一路賣著香腸,看著中職從無到有,「聽」著它走過高峰、跌落谷底,再慢慢往上爬起。2016年中信兄弟邀請陳憲問擔任開球嘉賓,推著熟悉的香腸攤一路從外野走向投手丘,「賣香腸賣到叫我進場開球,我的想法就是,我的人生沒有白走了」。

30年烤的是棒球情 推不動攤子就退休

現年64歲的陳憲問,烤了近40年的香腸,養大3名小孩,從單一品項只賣香腸、一條20元,到現在總共賣6個品項、香腸只漲了5塊錢,陳憲問對棒球的執著,同樣也用在香腸上。

他沒有算過近40年來賣過多少香腸,只表示多年來還是不斷研究東西好不好吃,研究客人喜好,「我們都是用上等的食材去調配,自己敢吃,才賣給客人,成本也都比一般香腸高好幾倍」。小孩曾問為什麼不調價,但陳憲問想著當成回饋,「不要說要賺多少,賺到有飯吃就可以了」。

受訪前幾天,陳憲問也去看了中職30週年特展,展區中有部分他提供的展品。他特別換上了參觀展覽買回的紀念品「無人出局」T恤,再恰當不過,30年來汾條伯不曾缺席、沒有出局。

汾條伯海派地說:「我不知道能不能賣到70歲,等到哪天,推不動攤子了就退休。」結束訪問的午後,汾條伯仔細收起「無人出局」的T恤,熟練的推出香腸攤、生火、備料,推著攤子走向小市場,像是40年來每個有棒球就有香腸的日子,那是他和中職球迷不用說出口的約定,大家中職賽季球場見。

172.30.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