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南國漫讀節:做一本國境之南的地方誌

有在地青年發現在地好味,也有人用台北的眼睛挖掘南國形形色色,都是屏東的動人片刻
2019/11/16
文:陳政偉/攝影:王騰毅

南國漫讀節邀請到兩本屏東地方刊物的主要靈魂人物,兩人用不同視角觀看在地,本身就是個很值得思考的故事。

串連生產與消費兩點為線

趙文俊,屏東人,一臉黝黑像是穿著西裝的莊稼人。這個年輕人一開始想從事文創,但身上還流著一股本土文化血液,於是開始了和食材對話的工作。

2017年,趙文俊推出「好邀市農產直販所」,想師法日本邀請消費者直接和農夫買的信念,但由於不符合商業效益收攤。

但趙文俊並未死心。他看到日本《東北食通信》雜誌,以買雜誌送食材的方式,將生產者故事延伸至每個家庭,似乎又發現了台灣農業的契機,再推出《屏風食通信》,繼續延續他和食材及農村的對話。

《東北食通信》是日本第一份附贈食材的情報誌,透過看得到的刊物,享受吃得到食材背後的故事,從食材出發,看見生產者的價值,找回農村、找回地方的生命力,2013年7月創刊後,短短2年在日本全國到處開展。

趙文俊積極往日本農產地跑,了解在地的地域主義產銷過程,發現日本各縣推廣在地物產,幾乎是傾全力,以限定作出差別,目的是想保護在地的農民。

如今,趙文俊不是在產地,就是在產地的路上。他說,去實際了解農民從種植作物到賣出產品的歷程,就會知道農民大概有六成的東西都會交給盤商,留下三成產品打自己的品牌。農民必須從中找到更多的途徑,把自己的產品推廣出去。

政府鼓勵青年返鄉,在他心裡,回鄉青年不一定要自己務農,但可以從事農事相關的週邊產業,從產業鏈中去改變一級產業的結構。《屏風食通信》就是賣一個個農產的產銷故事,要讓更多在地與外地人知道,從產地到餐桌的這段路多麼千里迢迢。

「社區要怎麼亮起來,還是要回歸到在地的特產。」趙文俊認為,台灣農村是社會上最穩定的力量,而農作物是他們的根,深層來看,他就是在投入農村的文化推動。

屏東臥虎藏龍,更多值得一探究竟的人事物

今年同時作了一北一南的刊物,讓《台北畫刊》主編許慈恩印象深刻。

這個夏天,探照文化實驗室Searchlight Culture Lab.、海流設計團隊,找上許慈恩改版《屏東本事》,紀錄南國深刻動人的身影與故事。

她著手改版的第一期是夏季號,討論如何在屏東避暑,一改屏東給予人的炙熱感,反其道而行,去做屏東人怎麼納涼。她在雜誌裡做了個跨頁,訴說關於「南國的翻閱、聲音和運鏡」,介紹屏東關於夏天的書、音樂、電影。

來到秋季號,雜誌作了「形形色色的屏東」,圓圓的屏東是火龍果、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蒸肉圓,橢圓的屏東是福灣巧克力、雄哥檸檬,三角的屏東是潮州牛肉麵、佳冬粄條、東港肉粿疊出的美食大三角,更可以是聖劉方濟天主堂(Church of St. Francis de Capillas)。當期還策劃「雲的小圖鑑」,是她追著屏東當地攝影師,緊迫盯著攝影師每天記錄千變萬化的屏東天空。

雜誌裡挖掘人物的深刻,像是屏東市中央市場洋服店的曾大哥,收藏超多骨董相機,平常拍照、畫畫,卻從不發表。還有偶頭雕刻師的丘山師傅(戴志岳),兩臂花花刺青,不笑時讓人以為要拔刀相見,說話卻又溫柔讓人發軟,誰會知道他工筆細膩,能繪畫、陶藝、玻璃噴砂到雕刻,戴上手繪的海賊王圖樣安全帽,更讓他增添謎樣的味道。

打破舊有雜誌框架是許慈恩的實驗,這些用抽象議題交錯出來的訪問與報導,又呈現出不同角度的屏東。

身為本地人,趙文俊分享自己看《屏東本事》的心得,「過去都是屏東自己人看屏東,會想說這也沒什麼。」但當台北的編輯團隊用不同角度看屏東,就會發現有些自己人看不到的盲點,讓新的活水激發不同的屏東大小事。

屏東日常是來自探訪夏雪芒果、九如檸檬的產銷過程,是來自南國土裡生出的風土人文。在地人與外地人眼中的地方誌,滿滿都是屏東的動人片刻,更等著人挖掘深刻的故事。

172.30.1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