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延續梅哲傳奇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用音樂展現台灣大愛

古典音樂可以陶冶心性,撫慰人心,也可以傳遞愛的訊息。台北愛樂管弦樂團1993年就在維也納愛樂廳的金色大廳演出,1995年樂團在波士頓交響廳演出,至今樂團仍堅持前輩足跡,繼續在亞洲舞台尋找自己的定位。
2024/4/22
文:趙靜瑜/圖片提供:徐肇昌、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2024年3月10 日傍晚,夕陽西下,天空逐漸轉成寶藍色,直至夜黑,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弦樂四重奏由首席也是台灣知名小提琴家蘇顯達領軍,前進福島縣雙葉郡雙葉町,為隔天紀念日本311大地震發生13年演出。遊覽車緩緩經過雙葉車站,大約1千支蠟燭排在地上,點燃燭火,紀念著因地震及核災逝去的居民,也為雙葉町的未來祈禱。

東日本地震核災難遺產博物館內都是地震核災後的痕跡,圖為被海嘯浸潤過的小學生書包。(圖片提供: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為紀念日本311大地震作演出

蘇顯達與指揮兼小提琴家林天吉一行四人,住在東日本地震核災難遺產博物館旁的組合屋旅館內,現場只有兩層樓高,屋旁則是怪手廠房,放眼望去,海岸之前就是一整片光禿禿的沙地,那是屋舍道路被海嘯呼嘯吞沒之後尚未重建的景象。東日本地震核災難遺產博物館四層樓加上往海邊眺望的露臺,算是最高的建築物,大家心照不宣,但已經可以感受到這次演出地點的艱困。

隔天晨起用完早餐,台北愛樂首席指揮林天吉也是弦樂四重奏的第二小提琴已經問過博物館,是否可以商借演出空間進行排練,但因追悼儀式上午同時進行,無法讓大家如願,最後蘇顯達臨時找了一個比較大的旅館房間彩排。

那房間說大也不大,大家合力把雙人床立起來,靠在牆邊;桌椅推到角落,勉強空出了空間,四人架起譜架,打開琴盒,靠緊緊彩排,四人演奏時的細節叮嚀沒有少,沒有人有怨言。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弦樂四重奏即使排練場地克難,仍為福島奏出了美好的樂章。(圖片提供: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來自台灣與福島的情誼約定

這是蘇顯達規劃的曲目,從日人熟悉的歌曲《淚光閃閃》、《感恩的心》、《望見春風》到《魔女宅急便》的選曲〈能看見海的街道〉等,從歌曲傳出的流暢感帶給聽眾一小段忘記災難的時光。現場安排留日醫師也是傳藝金曲獎得主陳維斌的台語演唱作品《濁水溪溪水濁》,改編成弦樂四重奏演出,滿滿的台灣味,希望加深對台灣的印象。

追悼會結束之後,東日本地震核災難遺產博物館內大廳,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弦樂四重奏上場,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隨著琴音流洩,親密又安慰人心,蘇顯達說,現場聆賞的人雖然不多,但因為有了音樂,讓整個博物館的空白宛如被填上色彩,這是來自台灣與福島的約定。

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廠輻射外洩,災情慘重,台灣伸出援手募款協助災後重建,曾經擔任台北醫學院副校長的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創辦人賴文福參與的士林扶輪社也發起募捐,捐出超過新台幣1000餘萬元協助福島,捐助5輛4輪大卡車負責救災,運送物資;也做當地小學重建計畫。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弦樂四重奏到日本福島做祈福演出。(圖片提供: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30年前登維也納金色大廳

這個計畫持續了6年,直到2017年,福島邀請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赴當地演出,記錄雙方的患難見真情便告一段落。2024年3月,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大團前進東京最知名的三得利音樂廳(Suntory Hall)演出,賴文福也決定再度前進福島,「我們去過福島多次,感受當地復甦的力量,希望透過音樂,讓福島居民可以感受來自台灣的跨國情誼。」

在公設樂團未成氣候之前,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是舉國皆知的「台灣之音」,1993年就在維也納愛樂廳金色大廳演出,也是第一個登上金色大廳演出的華人音樂團體。1995年,樂團前進世界知名音樂廳之一的「波士頓交響廳」(Boston Symphony Hall) 演出,全場聽眾起立鼓掌致敬。2006年到美國甘迺刻表演藝術中心演出「台灣之夜」。樂團過去曾經受邀造訪到瑞典、挪威、丹麥芬蘭、愛沙尼亞、俄羅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德國、法國、比利時和希臘等國演出,可說是當時最活躍的音樂團體。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進軍日本三得利音樂廳演出,帶去台灣的布袋戲與古典樂音熱鬧交響。(圖片提供: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每次演出 都是文化外交重要一環

之後公部門樂團逐漸成長,再加上民間也有其他交響樂團成立,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回到自己的初衷,除了國內音樂會,就是盡可能做國際巡演。賴文福認為,一個樂團要成功,除了優秀的音樂家,更重要的是樂團的外部資源,也就是種種物力和精神的支持,「每一次的海外演出,都是文化外交的一環。」

在三得利音樂廳演出,樂團帶去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命運》,邀請日本小提琴家森下幸路演出日本作曲家外山雄三的「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之外,還大費周章演出委託作曲家鍾耀光創作的掌中交響作品「媽祖傳奇」,直接把彩樓帶上舞台,與華洲園布袋劇團共演,展現聽覺與視覺的交響。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創辦人賴文福認為古典音樂雖然知己者少,但卻是國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攝影:徐肇昌)

三得利音樂廳演布袋戲 史上首例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每次出訪,深知因為代表台灣音樂文化的軟實力,大家都戰戰兢兢,希望能有最好的表現。這次特別帶去布袋戲這個台灣本土元素,希望讓日本民眾感受台灣獨特的傳統文化。」賴文福說,他從小就喜歡看布袋戲,布袋戲就是最能代表台灣文化,即使要增加數十萬出國經費,他還是咬牙進行,「《媽祖傳奇》曾經在韓國首爾演出,但當時未能獲准讓布袋戲棚搬上音樂廳舞台,這次三得利音樂廳尊重演出的需要,同意讓布袋戲棚搬上舞台,堪稱創舉。」

為了讓樂團在亞洲樂壇有識別度,賴文福邀約國內知名作曲家2021年發起了東亞樂派論壇,主要致力於台、日、韓、港等東亞地區作曲家、音樂學者、演奏家的研究成果、作品發表交流,2022年在台北、2023年在首爾,2024年則在日本舉行。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首席指揮林天吉為梅哲入室弟子,現在則扛起樂團音樂水準重責大任。(攝影:徐肇昌)

繼續在亞洲樂壇尋找自己的定位

年輕時想當記者,賴文福因為母親建議他做一個可以讓自己生活無虞的職業,賴文福於是從醫,多年來持續在古典音樂和醫學付出。他深知古典音樂在台灣的聽眾人數不多,但是對台灣社會卻意義非凡,「雖然梅哲已經過世多年,但是蘇顯達蘇老師還是樂團的精神指標,梅哲的弟子林天吉也成為樂團指揮,這些中堅份子讓樂團持續運作,我沒有很大的理想,我只是讓這些我覺得可以做的音樂演出發生。」

無論是到日本東京三得利音樂廳演出或是去福島,全都是賴文福號召愛樂之友會成員相助,來自政府的補助比例相當少,但樂團即使賠錢,賴文福也決定持續完成,繼續創造屬於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的歷史,在亞洲舞台尋找自己的定位。

主題照: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進入林天吉時代,繼續為台灣音樂走向國際貢獻心力。(攝影:徐肇昌)
172.30.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