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一隅
美術館裡的一切都是藝術品,當解說人員也完全融入館中氣氛,誰說這不是行為藝術……
梁修身擁有演員跟導演雙重身分,闖蕩演藝圈超過半世紀,在獲知得到第59屆金鐘獎特別貢獻獎時,人正在高鐵上,他說那種感覺彷彿一路的平原風光飛來了好幾隻喜鵲,讓他熱淚盈眶,「那喜鵲在窗外一直伴著我在飛,其實在窗外一隻鳥都沒有,我想那就是我內心的喜悅吧!」
梁修身坦言這一段的高鐵路程讓他心情有很多的起伏,回想去過去的種種畫面,「入行的時候有喜有憂有悲有哀,這一路走過來太多的事情,慶幸自己還沒有被擊倒,一直走到現在,也慶幸我自己我沒有轉行」。
梁修身回想當年隻身從屏東到台北闖蕩,第一部戲連走位都不會走,不到10集直接被消失,後來遇到蔡揚名導演提攜,才變成了當紅男演員,隨後演出《筧橋英烈傳》、《古寧頭大戰》,更獲「民族英雄」封號,2003年以公視電視劇「家」摘第3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也在電影上被提名為金馬影帝。
梁修身在演戲上有所心得斬獲,之後跨界擔任導演,《再見,忠貞二村》、《別再叫我外籍新娘》、《長假》等,都被金鐘獎提名最佳導演獎,他在演員和導演這兩種身分都備受肯定。
梁修身表示,有段時間會認為自己必須聽命於人,也一直被選擇,「我拍的戲一直都是商業片,我也沒有幫助任何人,我也沒有拍到我真的想要拍的東西」,到了55歲時,他決定跳出舒適圈,「我受到太多的人幫忙,現在行有餘力了,我應該回饋這個社會,要去做一些關懷社會的事,那些些弱勢的朋友或是大家忽略的族群才是我們要關注的」。
於是55歲的梁修身成立新公司,開始著手自己想要拍攝的議題,「我想要回饋台灣這塊美麗可愛的土地,孕育了我這麼幾十年」。
梁修身後期的作品融入對台灣土地跟弱勢的關懷,並以實際行動奉獻給電影和電視圈,拿到金鐘獎特別貢獻獎時,他允諾觀眾會一直跑下去,現在梁修身不僅持續演戲,還進入校園當學生,攻讀政大EMBA,梁修身說:「我太太跟我小孩通通贊成,叫我結束公司去享受學生生活,要我不要再去導戲、弄劇本了,那太辛苦」。
不過現在的梁修身還是對演戲充滿熱忱,還是有人約他拍戲,但梁修身抓回主導權,「找我演戲是每年都有,可是我真的在選擇」,梁修身開心透露自己才剛演完Netflix的大戲,還有一部「大愛台」的戲。
梁修身表示,金鐘獎就是比賽,而比賽就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梁修身坦言在年輕的時候對獲獎得失心很重,「我男主角入圍了5次,一直到入圍第4次我才得,得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獲獎的那次我也覺得我整個情緒的轉折拿捏的非常好」,奪獎後梁修身開心自己得到肯定,心胸也逐漸放寬,不再汲汲營營於獎項,希望獎項是獻給一起努力的人,「如果有機會給別人吧!讓別人去喜悅不是很好嗎?我看了也為他開心」。
梁修身鼓勵一直在影視圈打拚的人,要告訴自己得失心不要太重,「每一年都有金鐘獎,每一年都有新的影帝和影后,不管是戲劇節目還是迷你劇集,那就是你每一年都有機會爭取,只要你堅持、認真、努力在你的工作上面,絕對會有一天會輪到你,真的只是早晚的問題」。
「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責任跟使命,我這一代應該已經把使命跟責任交給現在很多的年輕的導演和演員」,梁修身眼睛發光這樣說著。他表示現在認識的新導演沒幾個,就代表很多新的專業人才已經冒出來了,「我們的業界有這麼高的生命力,這麼多可愛的年輕朋友通通站出來了」。
梁修身闖蕩半世紀的演藝人生,也有金鐘獎的肯定,他滿懷感恩與感謝,更持續鼓勵在演藝圈的下一代,「每個角色都有他的存在的意義,你是黃金、鑽石,你的光芒不會被掩蓋,不要輕言放棄,要繼續努力、創新,創新是很重要的,沒有創新就沒有成長」。
如果把演藝圈當成江湖的話,「每一個人,江湖在走信心要有,你要有信心,別人出頭天的時候,我們祝福,不要忌妒,因為還沒有輪到你,得獎與否,每年都有機會,只要你不放棄」,這是梁修身用他的人生經歷鼓勵還在演藝圈追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