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冬季冗長,過去缺乏冰箱保存,於是人們以鹽醃製食品,再經煙燻脫水,不僅能延長保存至冬季食用,也方便遠途運輸,以出口到歐洲其他地區。久而久之,煙燻不僅是保存手段,更演變為一種飲食傳統。
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週間幾乎每天都有公開活動,屢屢利用這些場合接受媒體提問,也多次在空軍一號與媒體記者對話,被形容為美國史上「最透明、最平易近人的總統」,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請看中央社駐華盛頓特派記者的報導。
黃武山帶著「山宛然」跑遍全台200多所國小,當初在國小校園裡被布袋戲電到的小學生,如今在各處校園裡用布袋戲電小學生。
1960年比屬剛果獨立前後,滿載家鄉期望的剛果人來到布魯塞爾留學,卻因白人歧視而很難租到房子,1961年在慈善團體協助下興建了「非洲之家」宿舍,圍繞著生活所需的商圈便開始成形……
我們到底在吃烏魚子?還是在咀嚼現實?
90+組的蒙古阿公,與其他80+組的阿公們一起同場競技,蒙古阿公自起跑就一路領先,在抵達終點前還加速衝刺,驚得我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茫茫人海中一個小身影抓住了我的目光,因為他的表情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這場記者會的主角只給你幾秒拍下站定位的帥氣畫面,老是暴衝,不在乎自己是否上相,社交距離的遠近由它們決定……
葉家豪心疼老家石碇被丟滿垃圾,從一個獨自淨山的上班族,變成翻轉社區、用書屋關懷弱勢兒童的書屋創辦人。他相信螢火蟲嬌小但不渺小,點點星光群聚也有機會閃閃動人……
人生風景彎彎繞繞,從想離開家鄉,失去家鄉,再找回故鄉的過程,對土地的情感與對人的關懷,就是支撐劉育育的最大力量,且從一而終。
在災區的工作站曾被掀桌拆招牌,盧思岳也曾遭辱罵毆打,接到只有電鋸聲的電話,但俠客般的情懷支持著盧思岳,用時間與鄉親建立了信任,持續推動社區營造……
看著台灣學生收到卡片而欣喜的神情,台日友情、台日友好這些詞,似乎不是只是口號了。日本高中生的能力,果然很強大呀。
曾經是我們的那個青春年代,一如瀟灑浮雲陪伴燦爛落日,終將迎接黑暗,終將迎接另一個光明……
有段時間古碧玲辭職當「家管」,這對長期以工作為重心的人來說,不免陷入一種被職場拋棄的抑鬱,而陪伴度過低潮的,正是陽台上七十多種香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