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苑裡海風吹又生 劉育育從社造點亮返家路

人生風景彎彎繞繞,從想離開家鄉,失去家鄉,再找回故鄉的過程,對土地的情感與對人的關懷,就是支撐劉育育的最大力量,且從一而終。
2022/10/25
文:王寶兒/攝影:王騰毅

一張張獎狀黏在牆面上,濕氣讓它們有些泛黃,有些邊緣起了角,這些獎狀像壁紙負責妝點空白,就算花紋款式稍有變化,仍有其反覆節奏。而不難發現,苗栗苑裡獨立書店「掀冊店」這面獎狀牆,最規律而反覆出現的字樣之一就是「劉育育」。

劉育育是今年社區營造獎青年行動獎個人組得主,她是土生土長的苑裡人,在這座被海風吹拂的小鎮,她和夥伴林秀芃在2014年創立掀海風團隊。那些獎狀像臉書時間軸實體版,一件件標示她們的足跡,例如當講師談地方創生、導覽郭芝苑故居、協助復興地方藺草產業等等。

若從這面牆上認識劉育育,你腦中彷彿馬上可勾勒出一個愛鄉的傑出青年模樣,如此完美而無懈可擊,像人生從未迷茫,篤定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又可以做什麼。

可外人也未曾想,誰不是離開了家才知道家的樣貌?每一個選擇回家的人,又哪一個不是當年想離開家的人?

如今深耕地方事務的劉育育,也是在當年想逃離家鄉的人。

掀冊店是劉育育和夥伴林秀芃共同創立的,書店就像是她們於地方服務的據點,讓居民可以走進來閱讀、參加講座。而在不同牆面上,也黏貼或懸掛著她們於各地服務的獎狀。(攝影:王騰毅)

關於苑裡小鎮 那些想出走的過往

不同於等到大學才到異地求學的青少年,劉育育更早就知道自己想離開苑裡,高中就到了台中唸興大附中,一路接著北上到輔仁大學唸心理系。

劉育育今年35歲,回想起當時的決定,她說,倒也不是真心覺得家鄉多糟,「可是你會比較後,就會自卑,然後有點抗拒。想要趕快長大,靠自己的力量離開這種我自己覺得貧困的鄉村。」

苑裡鎮又有苗栗米倉、苗栗穀倉之稱,稻香味是劉育育對童年的記憶,在阿公的稻田裡玩耍、釣魚、田野間奔跑,稀鬆平常,母親是會在客廳車縫塑膠布、背包、鞋底的車縫女工,父親則專精雕刻、機械類的木工裝潢,兩個妹妹則是她的玩伴,生活滋味是簡單而富足。

苑裡鎮因平原地形而擁有種植作物的良好條件,擁有苗栗穀倉之稱。(攝影:王騰毅)

劉育育名字裡的2個育字,第一個育是要她不要忘記父母的教育,第二個育是要她不要忘記師長的教育。她微微笑說,出身勞動階級的父母想得很實在,當時父親還特別翻字典慎重命名,對孩子的期盼也是這樣認真而單純。

不過劉育育記得,父母對她的格外栽培,「我算是家族中比較會唸書的小孩,他們會另外送我去上才藝班,什麼鋼琴、長笛、書法之類的,不過我那時都不覺得他們很辛苦,到後來唸書才發現,啊,原來我們家好像其實是資源不好的家庭。」

小孩的眼光敏銳而細膩,成人都會追逐名利與氣派,小孩也會萌生比較的心。小至同學間使用的鉛筆盒,大至父母接送的車輛,劉育育都能觀察出不同家庭經濟條件的端倪。

當時劉育育家裡有輛兩人座的藍色小貨卡,爸爸開車,媽媽坐在副駕駛座,她們姐妹要相互依偎著坐在媽媽大腿上,隨著身軀漸漸長大,她們歪著脖子,頭都要頂到車內頂棚,原先對家庭小而富足的感受,也長成了對原生環境的自卑。

劉育育輕輕地說:「那時我才慢慢理解到,為甚麼我家的資源會買不起一台小客車,可以帶著我們全家出去玩?我就覺得還蠻自卑的。颱風天我也不希望我爸爸下課的時候來載我,所以我要故意走到離我學校很遠的地方,我的同學看不到我,我會說:『爸爸,你就在那邊,不要被我同學看到。』」

劉育育回憶童年往事,從小康富足到資源不足的轉折,心中充滿感恩。(攝影:王騰毅)

追一個出人頭地的夢 離家才知鄉愁

純樸的農村小鎮,企圖翻轉原生家庭的渴望,劉育育很早就種下「想離開苗栗」的願望,她努力唸書,爭取獎學金,高中就離家到城市去唸數理資優班,符合一般人心中對「出人頭地」的定義,但她卻有了鄉愁。

劉育育說,資優班的生活讓她意識到城市的競爭力,「每個禮拜我坐海線火車回苑裡,才知道原來離開家鄉是會有鄉愁的,即使是以前排斥的環境,然後...我又很想我的爸爸媽媽。」

父親在劉育育就讀國中時就去世了,母親則有癌症,久病纏身。長女如母,即便高中和大學時期,劉育育身處異鄉,仍擔起照料母親化療的責任。成年後她去考駕照,不是為了要和同學出去玩,是為了每週回苑裡,要負責開車載母親去化療。

那時劉育育其實也忙,礙於經濟條件,她和妹妹們都是靠一己之力自付大學學費。大學生活就是平日下課後趕打工,週末回苑裡,還要記得保持成績優異,以繼續領取獎學金,為了省錢,偶爾要到麵包店免費試吃當晚餐,再買一個便宜的菠蘿麵包當隔天早餐,這樣的生活過了好幾年。

「那時其實也有一些交換生的機會,但我沒辦法,我要回去照顧媽媽。」劉育育淡淡地說。想離家的人飛不了,後來母親在她唸大學時過世,一時間,連「家」的存在都消失殆盡。

自剖過往經歷,劉育育看來坦然而平靜,一身筆挺的白色襯衫和短版西裝外套,看來格外理性,描述父母過往,甚至淡定如局外人。她說覺得自己很幸運的是,自己大學唸心理系,許多課程都在探索自我,認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所以你會去解開很多以前對原生家庭的心結。」

那怎麼會想唸心理系?她想了一下,緩緩地說:「我當初想幫助別人,但其實我那時最想幫助的應該是自己。」

離開家鄉才知鄉愁,劉育育在高中時每週都從台中坐火車回苗栗,在海線火車上眺望海洋,思念家鄉。(攝影:王騰毅)

投入社會運動那些年

就讀心理系時,有許多老師投入社會運動,劉育育也接觸到許多社會議題,甚至親身參與其中,例如樂生療養院反迫遷運動。

「輔大就在樂生療養院那附近,那時有非常多學生跟我們系所老師覺得要去支持像他們這樣的弱勢團體,所以那時雖然我要打工、上課,還是有在休息時間去參加。」痲瘋病人有的缺手、缺腿或面容不完整,仍不惜坐輪椅、代步車上街頭捍衛自身生存權的模樣,深深烙印在劉育育心中。

劉育育說,他們是這樣容易被社會歧視的人,那時她才了解,什麼才叫做真正的邊緣,什麼才是被這個社會遺棄與排除的,「我從原本對自己很自卑的心態慢慢理解到,我沒有很可憐,我在擁有很多愛的環境成長,只是我要靠自己力量生活而已,原來社會運動就是我們自己人在幫自己人,是社會沒有接納大家。」

社會運動開啟劉育育將視角從自身轉往他人的一扇窗,在投入社會運動的同時,她也療癒了自己。

她認為,許多站出來的人,例如痲瘋病人,其實就是個革命者,他們以身體病灶告訴大家社會病了,「我很大的感觸是,這是結構性的問題,我們要透過公私協力,透過民間力量去反映法規裡面無法完成的事情。」

劉育育認為,不管是社區改造、地方創生,都是民間可努力彌補法治不足的方式。(攝影:王騰毅)

大四那年,老師問劉育育要不要嘗試去專注於社區營造的NGO組織打工。劉育育因此進入社區大學工作,開始接觸形形色色的地方居民,有新移民,有黑手大哥,有面臨孩子離巢的空窗期父母。

社區大學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他們一起學習跳肚皮舞、學英文、有機農法知識等等,劉育育說,這些過程讓她充飽了許多能量,如何去透過基層的組織工作,帶領地方大哥大姐們一起參與公共事務,對她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經歷。

苑裡海風 吹回遊子

父母早早過世,投入NGO組織的劉育育,還有妹妹們,全部都留在台北發展。苑裡鎮在那幾年成為劉育育不常回去的地方,即便姊妹們過年還是會回老家,但也沒什麼過年的氣氛,她說,「因為我已經沒有所謂的家鄉了。」

直到2013年,她看到苑裡鎮一群大哥大姐們在新聞上沸沸揚揚,抗議苑裡鎮海邊要蓋風力發電機,讓她心生納悶「風力發電不是好的再生能源嗎?為甚麼要反對?」好奇心驅使下,她請假返家一趟,想要了解故鄉居民的訴求,而這一趟返家所參與的抗議,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苑裡反瘋車」運動。

「苑裡反瘋車」運動的背景主要源自居民反對風力發電機與住宅區設置距離太近,且施工過程缺乏完善溝通。劉育育一請假就請了一年,過著和地方居民睡海邊的日子。

雖說是返鄉參與社會運動,但與居民熟絡的過程中,劉育育也許更像是從同一片土地重新找回家的存在。社會運動不是天天都有抗議衝突的場面,更多是零碎的互動日常,在海邊和居民唱卡拉OK、看電影,輪流去居民家中吃飯,幫小孩輔導作業,穿梭在居民菜園間,還跟著居民一起拜公媽,都漸漸讓她和苑裡鎮又建立起新的濃厚情感。

掀冊店陳列苑裡當地新、舊街景不同的影像,凝聚在地情感。(攝影:王騰毅)

劉育育說,後來她帶領居民所做的事情,也像是她在台北帶領居民從事社區營造工作一樣,「就是在做公民教育,教他們認識自己該有的權益,然後我們可以怎麼樣爭取自己的權利。在這些過程中,我和居民越來越貼近,大家也越來越認識我,就像是建立一個新家一樣。」

社會運動終有落幕一天,當「苑裡反瘋車」運動步向終曲,因為這份故鄉土地的連結,劉育育決定,既然已經和在地培養出情感基礎,那就留在家鄉持續耕耘,「我那時跟我們社區營造的夥伴講,我長期都在別人的故鄉做社區營造,那我有沒有機會這次也可以服務我的家鄉呢?」

返回苑裡 協尋地方文化DNA

話雖如此,其實真正決定留鄉時,劉育育心中也曾冒出無數猶豫的理由,她笑說:「像是我怕找不到工作啊!就會讓我很擔心。」

在「苑裡反瘋車」運動時,劉育育結識不少有志於地方事務的青年,其中之一就是後來和她一起創立掀海風團隊的林秀芃。

除了掀冊店外,掀海風團隊還發起「海風季」活動(劉育育手中刊物),藉由音樂展演等活動,聚焦地方特色與文化。(攝影:王騰毅)

劉育育認為,不管是社會運動或是社區營造,所仰賴的都是長期扎根,並且定義屬於地方的特色與價值,「只要找到這個地方的DNA,你就會去發展它,也會因為這些DNA讓地方很有自信,產生主體性,抵禦外來的開發,不會悲情的認為只能迎合經濟,所以我們才成立掀海風,我們想要挖掘這個地方的主體性,翻轉悲情。」

例如「苑裡反瘋車」運動時,她們接觸許多精於編織藺草的阿嬤、大姊,劉育育回頭爬梳當地歷史,了解到苑裡曾是台灣藺草編織重鎮,所編織的帽子等手工藝品可銷售全球,一年產1500多萬頂帽子,但後來隨塑膠材質崛起,這些手工藝品快速沒落,從劉育育的母親那代,藺草編織手法就開始面臨傳承中斷的問題。

苗栗苑裡鎮特色藺草編織工藝品。(攝影:王騰毅)

劉育育回憶,小時候她曾隨奶奶學習藺草編織,國小時因政府主推社區營造政策,所以校園成立藺編社,鼓勵在地特色發展,她就有擔任社長,如今創立掀海風後,她再重頭學習起藺草編織,不禁感慨,「我都不知道藺草編織有多重要,這個社區營造政策的種子過了18年才萌芽,所以社區營造,你就知道是一條很漫長的路。」

藺草編織也因此成為掀海風團隊主力推動工作之一,她們鼓勵婦女透過手工藝賺零用錢、開課當老師,既推動在地特色,也鼓舞本來要靠丈夫賺錢的婦女們能自食其力賺錢;苑裡得天獨厚的平原環境,也讓她們積極推廣當地小農的農產品,在後來她們開設的掀冊店中,都成為呈現在地特色最重要的一隅風景。

劉育育近年也受邀投入保留苑裡當地音樂家郭芝苑的文物工作。(攝影:王騰毅)

我想告訴其他年輕人的是

人生風景彎彎繞繞,從想離開家鄉,失去家鄉,再找回故鄉的過程,對土地的情感與對人的關懷,就是支撐劉育育的最大力量,且從一而終。

劉育育說:「生命不會白走。」她認為,社區營造獎看似是獲頒一個獎項,但背後的路其實可一路追溯到她的成長經歷,而這一切就如同我們要投入社區營造或是地方創生一樣,要擁有耐心與情感。

以「地方事務工作者」自許,劉育育也希望鼓舞那些抱有地方事務熱情的青年「對地方有認同,有情感,再行動」,「年輕就是本錢,我們去闖蕩都是很好的磨練與練習,生命不會白過,只要多多探索,絕對都會是很好的養分。」

不管是社區營造或是地方創生,劉育育認為,地方事務工作者所進行的,就一場綿長而需要耐心的地方文化工作。(攝影:王騰毅)



主題照:社區營造獎青年行動獎個人組得主劉育育,因為一場社會運動回到家鄉,曾想離開家、甚至失去家的她,透過社區營造,為自己重新點亮返鄉的路。(攝影:王騰毅)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