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裡的一切都是藝術品,當解說人員也完全融入館中氣氛,誰說這不是行為藝術……
旁觀者看別人的愛情,是夕陽還是黃昏,只能各自解讀。
在南部縣市的一場造勢場合,我從高點俯瞰晚上即將舉辦的選舉造勢晚會,選舉人的旗幟、紅色塑膠椅凳,整齊擺放排列,猶如苦心孤詣的一畝田……
佇立在舊衣回收箱旁的玩具,守如忠心的護衛犬默默守護。在遺棄與待回收之間,依然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
正值印度重要節慶「排燈節」期間,這項如同台灣人過農曆新年一般的節目,象徵光明戰勝黑暗、善良戰勝邪惡、知識戰勝無知,在印度文化中有深遠的含意,排燈節對不同地區、宗教的人,也有不同的意義……
聖‧克萊爾能夠在一個交響樂團擔任音樂總監35年,屹立不搖,持續帶給社區與世界新活力,即使不在國際樂壇當紅炸子雞之林,但他不曾消失的熱情,已經在古典音樂史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椰棗在埃及,不僅是一種美味營養的水果那麼簡單,椰棗果和椰棗樹不僅深植於埃及的歷史和文化中,其價值和地位也持續以豐富的面貌,深刻反映和體現在埃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這場別開生面的劇場,不管詩人在場或不在場,詩都是要傳唱的,都是要撥弄心弦的,都是要野蠻生長的,然後跳脫文字的牢籠,長出自己的姿態……
一塊荒地,別說從頭翻過一遍,再種上莊稼,也是要累死人的,何況還要老房子修好、修得有味道,軟體內容更是得推陳出新,別具巧思,否則你以為的有味道、有歷史、有故事,在外行人聽來也只是一堆陳腔濫調……
因為父親工傷意外,身為家中老大的周朝南,14歲就跟著媽媽學當礦工,展開長達半世紀的「地下工作」。為了不讓礦工故事被遺忘,他在猴硐山區打造一處礦工文史館,要讓世人記得曾經有一群無名英雄,幫助台灣度過兩次能源危機……
曾是關押罪犯的禁地,如今卻變成讓人搶著來體驗的文化基地。台灣田野學校以「舊監更生島」為號召,為嘉義舊監獄與宿舍群帶來新想像,原本死都不肯踏進一步的阿公阿嬤願意駐足其中,還有大男生被激起熱情,求著被「訓話」。
鹽鄉長大的蔡炅樵,看著台灣3百多年天日曬鹽產業步入歷史,決定拿起鋤頭,復曬廢棄多年的老鹽田,讓「台灣海鹽」重返家庭餐桌,成為世界冠軍烘焙師傅和餐廳的選用調味品。
比重建更動人,老地方也可以擁有新靈魂。原名為「橫山公學校大山背分校」的豐鄉國小,透過地方創生,有了屬於這個時代的新名字。
近年來,漫畫「我推的孩子」(推しの子)大紅,讓「推し」這個字取代了「本命」,成為日本追星界更常使用的詞語。
看台上看球的球迷,撐傘等待著;看台下工作的人員,冒雨拖拉著。
林君陽打造《我們與惡的距離》雙部曲,他說:「戲劇可能就是一面鏡子吧!去反射出真實世界裡面的問題。」只要那些事情值得討論,這樣就好了,其他的不要去預先設立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