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拒羅冠聰入境 分析:避免陷入引渡兩難

(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30日電)被港府通緝的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日前入境新加坡被拒。學者表示,新加坡一向低調處理類似政治敏感事件,此次向羅發出簽證後又拒入境,未知是否涉及內部協調問題;新加坡拒羅入境可避免陷入被要求引渡的兩難局面。
羅冠聰持英國難民旅行證件申請新加坡簽證,參加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閉門會議,在出席活動前3週收到新加坡發出的簽證。
羅冠聰26日從美國舊金山出發,27日抵達新加坡,但被新加坡當局拒絕入境,28日登機返回舊金山。事件引起國際關注,英國金融時報、BBC及法新社等外媒都有報導。
新加坡內政部發表聲明指出,「羅冠聰進入與逗留新加坡,並不符國家利益」,指即使已持有簽證,入境時仍須接受進一步檢查,「這正是羅冠聰一案的處理方式。」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向中央社表示,新加坡一向對境內的外國政治活動保持謹慎,對類似政治敏感事件也低調處理,此次「大動作」拒絕羅冠聰入境,引起國際關注,非新加坡一向的處理手法。
莊嘉穎表示,若新加坡當局不想羅冠聰入境,便不應向他發出簽證;若希望羅冠聰「安靜的來去」,就不會拒絕他入境,因為「新加坡政府高調處理沒有好處,除非程序上出問題。」
對於事件是否有中國大陸或香港方面介入,莊嘉穎認為,羅冠聰是27日即上週星期六抵達新加坡,在邊檢被拘留4個小時,相信中國大陸或香港未來得及反應。
莊嘉穎表示,相信是新加坡政府是考慮到,若允許羅冠聰入境,可能要面對中國大陸或香港要求引渡他回香港,同時又要面對英美要求不能引渡,會令新加坡政府陷入左右為難,所以乾脆拒絕羅冠聰入境。
新加坡與香港有引渡條例,而羅冠聰正被香港政府通緝。羅冠聰向外媒表示,他前往新加坡前獲得法律意見,指引渡條例不包含政治罪行,並指如果新加坡政府有意引渡他,估計不會給他簽證。
莊嘉穎說,雖然羅冠聰獲得法律意見認為,新加坡應該不會以政治理由把他引渡到香港,但星港引渡條例列明,可移交的罪行包括「根據締約雙方的法律可准予移交的任何其他罪行」,而星港兩地都有煽動條例,這對羅冠聰來說是有風險的。(編輯:呂佳蓉)11409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