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 學者:透過威嚇防止戰事爆發
(中央社台北11日電)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對「台灣有事」的表態,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泉忠分析,高市的目的在於提高北京「武統台灣」的決策成本,透過明朗化的威懾語言防止戰事爆發,而非立即挑起衝突。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如果「台灣有事」(發生緊急狀況)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不過仍要看實際發生的個別具體情況。
港媒明報10日刊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泉忠的文章,他指出,此舉顯示高市政府有意在台海議題上將日本從「被動關切者」轉為「主動參與者」。
林泉忠表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2021年提出,其後三位歷任首相任內皆未正式表態。高市的表態,意味著政策轉向,使日本自二戰後「專守防衛」的立場明確地產生質變,從「防衛本土」邁向「干預周邊」。
林泉忠指出,儘管高市的表態明確,但同時強調「具體情況需綜合判斷」。這種「有條件的明朗化」既是戰略表態,也是心理戰:既想警告北京勿輕舉妄動,又安撫華府,表明東京在「協防台灣」議題上願意分擔更多風險。換言之高市的戰略是「預防性清晰」,目的在於提高北京「武統台灣」的決策成本,而非立即挑起衝突。
至於高市此番表態對中日關係造成的影響,林泉忠表示,「將如何激怒北京,不難想像。」他說,在日前的中日元首會談上,高市表達對台灣、香港、新疆議題的關切,又高調會見台灣代表林信義,已令北京十分不滿。這次表態將為日後中日關係動盪不安埋下伏筆,今後北京將對高市政府涉台等政策步步為營。
同時,高市政府的新政策方向不僅可能嚴重改變中日關係,更迫使澳洲、菲律賓乃至韓國重新校準對台政策。如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指出,「日本(對台海危機應對)的明朗化,可能成為阻止中國大陸武力統一台灣的唯一可見威懾。」
林泉忠也分析美日「軟與硬」的策略。在美國總統川普以「戰略模糊」換取談判籌碼之際,高市選擇明確化立場,即試圖在川普「交易式外交」陰影下,確保日本不會因美國內向而失去對區域議題的主導權。
林泉忠說,「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清晰不等於穩定。高市的路線固然展現戰略勇氣,卻也將日本推向風險更高的前線。」未來高市的挑戰,在於如何在原則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編輯:廖文綺/陳鎧妤)1141111
- 2025/11/11 12:48
-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 學者:透過威嚇防止戰事爆發2025/11/11 12:11
- 2025/11/11 12:10
- 2025/11/10 19: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