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彭博:中國經濟低迷 銀行為求業績達標發放虛假貸款

2025/11/12 15:4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2日電)彭博今天報導,中國經濟低迷下,銀行為求業績達標而發放虛假貸款。有銀行職員請求客戶借款1個月後就還款,且利息由銀行代付。報導形容,這反映即使借貸成本便宜,資金充足,但中國政府仍無法強迫民眾借貸、消費或投資。

報導訪問了一位經營汽車零部件生意的胡先生。他表示,今年10月全國其中一家最大銀行的貸款部職員致電他,希望他貸款人民幣500萬元(約新台幣2180萬元),然後存下這筆錢並於11月還款,銀行會代他支付利息。

胡先生說,他公司有很好的利潤及穩定的現金流,屬於尊貴客戶,銀行經理一直致電他詢問貸款事宜。胡先生說,「我真的不需要貸款,但我仍然答應幫忙」。

在浙江一家銀行工作的Jane表示,有幾家銀行都曾要求她申請消費貸款,並指可以幾天後可以還款,甚至提出為她支付利息。有些貸款部職員甚至用自己的錢來替客戶支付利息,以便日後再向他們推銷產品。

報導表示,根據20多名銀行界人士直指,這種被稱為「快速貸款和還款」的做法正在中國各銀行之間蔓延,因為銀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需要完成政府設定的目標,但這些目標無法透過實際貸款需求來達到。

每家銀行的貸款額目標不同,但最少要與2024年一樣。銀行家們擔心,2025年最後數個月的貸款人數目會進一步下跌,而銀行已因為不斷上升的不良貸款等問題而面臨壓力。

報導強調,這種現象反映中國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政府面臨的挑戰:即使借貸成本便宜,資金充足,但政府仍無法強迫民眾借貸、消費或投資。

報導表示,中國政府對捏造貸款數據有進行審查,以防止資金在銀行體系內循環而沒有真正流入實體經濟。

據中國當局審計數據,2023年有6家國有金融機構,被發現在審核期前共發放人民幣5167億元貸款,但不久又撤回貸款。另有一些公司向銀行借款前,先在銀行存款入金額相若的款項,或將貸款存入同一銀行作為定存。

報導表示,過去中國當局能夠透過基礎設施開支和房地產開發來快速擴張信貸,但隨著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家庭和企業選擇償還債務,這種做法越來越困難。

中國監管機構一直敦促貸款機構加強對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7月人民幣新增貸款出現20年來的首次萎縮。

報導表示,中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沒有回應彭博的置評請求。(編輯:陳鎧妤/邱國強)11411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