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看得見的記憶 22部經典片呈現台灣百年電影史

2020/12/27 19:00(12/27 21: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7日)影視聽中心推出「看得見的記憶」一書,以22部電影探討台灣百年電影史,書中包含早期瓊瑤電影、武俠片、異色電影、政治電影、鬼片等研究,執行長王君琦盼呈現台灣電影文化一路走來的面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推動特別企劃,推出「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號召15名電影研究者、影評人,以影視聽中心修復完成的重要電影文本深入探討,梳理台灣電影近百年走過的道路。

「看得見的記憶」今天在信義誠品舉辦新書發表會,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藍祖蔚、執行長王君琦,以及書中作者陳允元、陳睿穎、陳平浩、林奎章、林亮妏、江怡音、林木材、鄭秉泓、但唐謨、楊元鈴、蘇致亨等人出席,暢談台灣電影近百年的模樣。

「看得見的記憶」書中以2000年之前的台灣電影做為討論主軸,包含如劉吶鷗在1930年代以手持攝影機所拍下的黑白紀錄片「持攝影機的男人」,早期台語片時代導演何基明、林搏秋、潘壘等作品分析,三廳電影時期重要導演如李翰祥、白景瑞等人創作脈絡,異色電影導演辛奇、牟敦芾等人的禁片探討等,幾乎台灣百年間所有代表的類型電影、導演,都在書中以各種觀點切入探討。

王君琦說,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能拉近社會與電影文化歷史脈絡的距離,「以電影做為一個工具,去看社會、文化、經濟及政治的切面」。她認為這本書對於不是研究學者、影癡的一般大眾,也是很好理解台灣電影文化的媒介。

「它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切面,因為這些片子(書中所收錄的電影),其實是當時這些創作者、團隊,怎麼去回看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事情。」王君琦說,透過書中每篇文章的電影研究者的多重觀點,讓台灣電影的面貌得以多層次呈現。

「看得見的記憶」責任編輯盧意寧說,這本書由影視聽中心發動計畫,然後經過與典藏人員、學者以及專業電影研究者討論,挑選出書中收錄的22部電影,「我的想法是說,如果我們可以透過這些電影去串接出一個百年台灣電影史的一些側面的面貌,這應該是一個會吸引大眾的主題」。

盧意寧解釋,「我們不希望集中在單一的面向,所以我們會去選擇各種類型,可以從書中看到有鬼片、有瓊瑤電影、有紀錄片、有武俠片、有政治電影,也有很早期的家庭式電影」,希望能夠透過多元類型,喚起大眾對於台灣電影面貌的討論。(編輯:管中維)10912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