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楊双子獲吳三連獎 持續以文學詮釋台灣人身分

2025/11/15 10:20(11/15 10:4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作家楊双子(後左2)、詩人鄭烱明(後左1)、紀錄片導演陳麗貴(後右2)、雕塑家梁任宏(後右1)等人獲頒吳三連獎。(圖取自facebook.com/springhillpublishing)
作家楊双子(後左2)、詩人鄭烱明(後左1)、紀錄片導演陳麗貴(後右2)、雕塑家梁任宏(後右1)等人獲頒吳三連獎。(圖取自facebook.com/springhillpublishing)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5日電)第44屆吳三連獎昨天舉行頒獎典禮,分別頒給作家楊双子、詩人鄭烱明、紀錄片導演陳麗貴、雕塑家梁任宏等獲獎人。楊双子致詞表示,她將持續透過文學回答「台灣人究竟是什麼人」這個問題。

根據春山出版在社群媒體貼出楊双子致詞稿全文,楊双子表示,「理想的幻滅」、「現實的重建」一直是她20年來書寫的主題,放在她個人本身國家認同建立的路徑上,也有同樣的過程。

楊双子說,她是台中大肚山百年本省家族後代,卻也出身成功嶺眷村,「我從青春期開始,首先歷經一場文化中國大夢的幻滅,而後走向認同腳下這塊土地的台灣意識建立」。

楊双子說,「文化中國的敘事讓我成為『失根的蘭花』,台灣認同的建立則讓我不再誤解自己是故鄉裡的異鄉人。明確且穩固的在地認同,使我真正擁有訴說自己故事的能量」。

楊双子表示,她一直想要透過文學回答「台灣人究竟是什麼人?」而她現階段的想像與追求,是指向奠基於民主制度與公民社會,以肯定台灣內部的多樣性為前提,尋找各個族群的最大共識,終至凝聚為這塊土地上生活共同體的一群人。

楊双子期盼虛構小說能夠為現實世界指出遠景與願景,「清晰地辨識落地生根於台灣的每個族群,包含各個族群語言、文字、信仰、生活方式的獨特之處」。楊双子也表示,差異並不妨礙一個國家認同的成形,「相反的,我認為海納百川的多元文化特質,正是台灣之所以為台灣的關鍵」。

楊双子表示,未來她的書寫主題仍然會是「理想的幻滅」與「現實的重建」,「這包含我的其他文學關懷,也就是相對邊緣位置的性別、性傾向、階級、族群等等的權力位階議題。而我寄望透過這樣的書寫,能使台灣文學成為穩固國家認同的一條路徑」。(編輯:李亨山)11411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