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昌76歲逝世 台灣首位骨髓移植醫師、斯卡羅原著作家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7日電)電視劇「斯卡羅」原著「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過世,享壽76歲。陳耀昌集醫師、政治工作者與作家身分,一生熱愛台灣,遺作「東寧狂想曲」及「府城寺廟背後的東寧史」12月將出版。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榮文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他稍早致電1名陳耀昌好友,對方泣不成聲並稱家屬非常悲傷,仍無法決定該如何公布噩耗。
他說,不久前遠流慶祝成立半世紀,邀陳耀昌到場,但陳耀昌當時就回說不方便,「我還跟陳耀昌相約那遠流60見。」他知道陳耀昌由於手術加病症,身體狀況不如前,全心投入寫作小說「東寧狂想曲」,期待早日問世,未料陰陽兩隔,作品成為遺作,遠流將於12月與散文「府城寺廟背後的東寧史」一起出版。
陳耀昌
出生:1949年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經歷: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台大醫學系檢驗醫學科教授、台大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國民大會代表
著作:《傀儡花》、《獅子花1875》、《島之曦》、《島嶼DNA》、《苦楝花Bangas》、《福爾摩沙三族記》、等
陳耀昌成名作「傀儡花」描述1867年發生於墾丁海邊的「羅妹號事件」,透過重現真實時空、事件、人物與虛構角色,帶領讀者看見歷史事件的驚心動魄,牽動台灣百年命運。陳耀昌也藉這部作品獲台灣文學金典獎,後由導演曹瑞原及公共電視團隊改編為「斯卡羅」,引起廣大迴響。
陳耀昌的書寫來自親人告知家族在台灣祖先曾有荷蘭人,成為他研究荷治時期相關資料動力之一,在越來越了解數百年前歷史後,耳順之年開始提筆書寫,最終完成長篇小說「福爾摩沙三族記」,爬梳原住民、洋人與漢人交手過往,入圍文化部「台灣文學獎」。
陳耀昌2017年完成「獅頭花」,以深情之筆重建1875 年「開山撫番」時代已被淡忘的「獅頭社戰役」,同年獲「新台灣和平基金會」歷史小說獎。
陳耀昌2019年再推「苦楝花Bangas」,敘述1874年到1896年清廷「開山撫番」政策在花蓮、台東推進的武裝衝突事件,由2篇短篇小說和1齣劇本構成。
2021年出版的「島之曦」回到日治時期,深入刻畫「台灣社運先鋒」盧丙丁及「台灣歌唱藝術家」林氏好伉儷間才情、使命與志業,引領讀者進入台灣文化啟蒙運動「台灣文化協會」熱血時代氛圍及「台灣民眾黨」興衰歷程。
陳耀昌曾接受媒體訪問表示,歷史不會只有單一觀點,會呈現不同面貌,「這就是歷史教育的精髓」。華人社會太注重考試方式,「卻忘了歷史是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或是我們生長的地方。」
陳耀昌期待好的歷史教育不是只是填空年份、人物及事件,而是讓自己融入在當時時代中感同身受,再寫出這些感動,才是對歷史真正的理解與包容。
陳耀昌生前曾說告別式要放作曲家拉威爾(Joseph Maurice Ravel)作品「波麗路」(Boléro),還想寫1895年台灣人抗日「乙未戰爭」長篇小說,惜已成為未竟之業。(編輯:李明宗)1141117


- 2025/11/17 15:39
- 陳耀昌76歲逝世 台灣首位骨髓移植醫師、斯卡羅原著作家2025/11/17 14:27
- 2025/11/16 14:58
- 2025/11/16 10: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