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憑證皮夾拚年底上路 林宜敬:導入超商取貨免持身分證【專訪】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趙敏雅台北5日電)數發部推動「數位憑證皮夾」見效,數發部長林宜敬今天透露,最快今年底就可看到初步案例,民眾未來在超商取貨時可使用此服務取代查驗身分證,藉此強化數位政府服務及個人隱私保護。
數發部去年起推動「數位憑證皮夾」,該計劃屬於數發部數位公建計畫「數位創新關鍵基礎建設計畫」的一環,未來上路後,民眾可以自主放入自然人憑證、健保卡、駕照等數位證件,藉此簡化取票、領藥或辦理電信門號的程序。
林宜敬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談及,未來施政重點除了延續前部長黃彥男任內「數位發展3箭」,也將加強數位政府建設,其中,數位憑證皮夾預計今年底將有初步成果,其中一項應用案例是讓民眾在超商取貨時,打開手機中數位憑證皮夾的QR Code,店員一掃就會完成身份驗證,再協助取出網路購物的包裹。
林宜敬說明,相較透過出示身分證件,超商店員可能看到除了取貨者姓名之外的資訊,例如父母的姓名、戶籍地址等,會有個資疑慮,而數位憑證皮夾具有「選擇性揭露」的功能,可藉此加強隱私保護。
另為進一步強化數位政府建設,林宜敬表示,過去各縣市政府各自推動智慧城市,並未建立統一的資料交換標準及儲存架構,因此,未來數發部將透過適當接口及國際標準,界接分散在各政府機關的資料,讓資料彼此可互相流動。
林宜敬舉例,衛福部目前正推動各醫院導入國際醫學資料標準FHIR(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便是一例,就算民眾分赴不同醫療院所就醫,醫師都可以透過病例資料了解病患完整的就醫歷程,藉此對症下藥,且未來亦可在去識別化兼顧隱私的前提下,使用這些資料訓練人工智慧(AI)模型。
林宜敬說,若想讓各式資料都能互通、共享,且不侵犯個人隱私,中間有許多技術面的細節,是數發部必須去解決的,同時,這也是推動數位政府建設的願景:透過建立基礎架構,公私協力打造新的應用,而新創產業也可藉此發展新的產品和服務。(編輯:潘羿菁)11409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