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崇棠:台灣AI具備3大優勢 能成為被信任全球選項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9日電)電腦品牌廠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今天表示,台灣迫切需要深耕型AI人才,對主流開源模型必須有透徹理解與強化能力,確保技術長才能夠快速轉化為市場優勢;整合算力工程、模型工程與百工百業3大優勢,能讓台灣AI成為被看見、被需要、被信任的全球選項。
施崇棠說,台灣正在打造一條由政策、產業與場域應用的AI國家戰略,台灣的角色不是複製矽谷,而是在亞洲與全球AI供應鏈的重構中,提供一條可信任、能應用、可共創的替代途徑。
施崇棠上午出席台灣人工智慧年會,發表專題演講,主題為「台灣AI競爭力的戰略定位與實踐」。
他說,今年是各國檢視AI主權、部署AI策略與數位治理架構的轉折點,對台灣而言,也是思考自身定位、強化結構優勢、設定未來角色的策略轉折點。
施崇棠指出,台灣擁有中研院、台大等高階研究團隊,應充分善用政府推動的算力建設計畫,結合開源模型追近尖端技術水準,並持續培育人才,奠定長期AI競爭力。
他強調,台灣迫切需要深耕型AI人才,尤其是對主流開源模型必須有透徹理解與強化能力,確保台灣的技術長才能夠快速轉化為市場優勢。
談到台灣AI發展定位與目標,施崇棠認為,應透過「算力-模型-應用」的三角優勢,建立可信賴、可落地、場景導向的AI品牌,而非與其他大國比拚超大規模平台。
他也提出台灣3大AI戰略優勢,包括算力工程、模型工程、百工百業生態。
在算力工程方面,施崇棠說,台灣目前已自行建置8台AI超級電腦,其中5台由華碩主導建置。在AI 2.0時代,模型規模與算力緊密相關,台灣的算力工程是國家AI發展的基礎設施。
施崇棠進一步指出,台灣發展AI的第二個戰略優勢是模型工程能力,這是算力轉化為生產力的核心,讓台灣在有限資源下保有關鍵競爭力。
第三個戰略優勢是台灣累積40年的獨立軟體供應商(ISV)與系統整合商(SI)產業生態,涵蓋製造、醫療、金融、零售、物流等百工百業。施崇棠表示,這些ISV與SI是需求驅動創新的橋樑,把算力與模型變成真正的產業解決方案。
施崇棠說,台灣的AI競爭力將不只是單點突破,而是系統化國力建構的一部分,整合算力工程、模型工程與百工百業3大優勢,能讓台灣AI成為被看見、被需要、被信任的全球選項。(編輯:林淑媛)1140909
- 2025/09/09 21:50
- 2025/09/09 14:41
- 2025/09/09 11:43
- 施崇棠:台灣AI具備3大優勢 能成為被信任全球選項2025/09/09 11:06
- 2025/09/09 10:44
- 2025/09/08 22:1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