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製造業測驗點續揚 台經院:AI強勁但科技業憂2事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5日電)台經院今天公布的10月3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全面上揚,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直言,對製造業而言,關稅天花板是20%,接下來不太可能會有更壞情況,因此對景氣持平看待,不過對科技廠商而言,今年對美順差持續擴大、232條款調查結果未定,帶來不確定性。
台經院調查,10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同步走揚,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1.37點,微增0.25點,續呈走揚但變動幅度有限,研判製造業對景氣看法「持平」;服務業月增2.89點,升至88.42點;營建業測驗點為98.62點,上升1.69點,連續5個月走揚。
孫明德分析10月景氣概況,製造業呈現科技獨秀、傳產承壓,AI需求強勁支撐電子業,但化學與鋼鐵因價格競爭及需求放緩,前景悲觀。服務業方面,百貨週年慶與連續假期帶動零售、餐旅業績,近半數餐旅業者樂觀看待景氣。
至於外界關切的台美關稅議題,孫明德指出,製造業經歷今年4月到7月最波動的時期,如今局勢大致底定,從測驗點看來,廠商沒有看壞、沒有看好,偏向持平;儘管台美關稅談判結果還未出爐,畢竟天花板已經公布是20%,「不太可能有更壞情況」。
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
- 目的:針對進口特定產品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安全,進行調查與認定
- 調查機關: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
- 作法:若認定進口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總統具有對進口該產品採取調整措施的裁量權,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提高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非貿易措施(如研發補助等)
- 申請人:可由利害關係人、任何部會或機關首長提出申請;商務部長也可以基於職權主動展開調查
- 程序:商務部應於決定調查展開日起270天內,向總統提出報告說明認定結果及建議因應作法;總統收受報告90天內決定是否採取調整相關措施,並應於作出該決定30天內向國會提出書面理由;若決定採取措施,須於15天內執行,並向國會提出最終報告
媒體詢問,台灣產業兩極化,AI與傳產失衡的情況,是否對台灣經濟韌性造成隱憂。孫明德認為,外界慣用二分法將製造業區分為科技業、傳統產業,但台灣的科技業是動態名詞,以前把做手機、筆電視為科技產業,如今只把AI視為科技業。
孫明德接著說,其實談論韌性,不應以科技、傳產為區分,即便是傳統產業,只要與時俱進,像是中南部很多機械廠商,趕上機器人、人工智慧浪潮,也有鋼鐵業者將鋼片投入無人機使用,順利拉高毛利,「沒有傳統產業,只有毛利高與低的產業」。
孫明德強調,不要以傳統與科技二分法,若能跟上潮流,搭上國防、防災、AI等最新流行產品,韌性自然提高。
今年AI商機大爆發,締造亮眼出口成績,但也凸顯AI與非AI產業的落差。孫明德認為,台灣下個要面臨的問題是資通訊產業吸收大量資源、獲利也高,就業人口卻沒有那麼多。
孫明德指出,經濟韌性不是百花齊放,每個產業都賺錢,而是讓賺到錢的產業,透過財政或經濟制度,讓其他產業雨露均霑,政府正在關注此問題,這也是台灣接下來需要調整改進的事。
至於10月營建業表現,台經院指出,政府與科技建廠計畫挹注營造業動能,但房市還是冷清。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認為,明年經濟成長放緩,且房貸利率續處2%以上偏高水準,加上兩岸政治局勢緊繃,會影響高資產人士置產意願,基於上述因素,房市應續處盤整格局。
劉佩真認為,影響房市的關鍵仍在央行,除非未來央行鬆綁管制措施,讓資金大幅度回流房市,才有機會出現明顯復甦;然而,央行12月理監事會議料將維持目前管制措施,比較可能的鬆綁時間點應是落在明年上半年。(編輯:林家嫻)1141125


- 2025/11/25 23:27
- 10月製造業測驗點續揚 台經院:AI強勁但科技業憂2事2025/11/25 12:49
- 2025/11/25 12:39
- 2025/11/25 12: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