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不良課程的心靈陷阱4/因「我們與惡的距離」求助心理師 接住憂鬱情緒

2025/6/15 12:04(6/15 12:5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憂鬱、情緒不佳示意圖。(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憂鬱、情緒不佳示意圖。(中央社檔案照片)

在藝人和網紅的吹捧下,心靈成長課程正夯,但是知名YouTuber錫蘭發布一部名為「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的影片,揭露大型團體意識訓練(LGAT)可能涉及心理操控與財務風險,引發廣大議論。要如何辨識有問題甚至是非法的心靈課程〉為什麼法律要對心理治療等行為進行規範?非法的「心靈課程」有甚麼風險?為什麼人們會願意走進這類課程?中央社專文為您解析。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5日電)5年前,30多歲的阿哲陷入憂鬱情緒,除尋求身心科,他也開始嘗試諮商,參與合法成長團體,學習自我覺察、與負面情緒共處,在專業心理師的帶領下,他感受到安全與被接納。

這幾年來各類心靈課程興起,還有藝人網紅吹捧,其中卻不乏遊走灰色地帶甚至違法開課,對學員造成的傷害難料。阿哲(化名)則在專業心理師帶領下,在團體課程中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也與內心的負面情緒共處。

「如果沒有去心理諮商、參加成長團體,或許我已經從憂鬱情緒變成憂鬱症,或許到現在還在吃抗憂鬱藥。」阿哲說,其實課程對不對,「情緒會告訴你」,如果有「不舒服、怪怪的」感覺,就要提高警覺。

課程對不對 「情緒會告訴你」

阿哲在中央社記者採訪時,回憶當時經歷感情變動,工作壓力又大,心情極度低落,不僅沒食欲,睡眠狀況也差,每天只睡3小時,生活與工作都受到嚴重影響。

因為曾經看過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對心理健康服務有大概認識,因此陷入憂鬱約1週後,阿哲主動尋求身心科醫師和心理諮商協助。

「第一次去的時候很忐忑,不知道其他人會不會用異樣眼光看自己」,阿哲坦言,所幸身心科診所配合的諮商心理師讓他感到安心。

個別諮商中,心理師推薦阿哲參加張老師基金會的工作坊,參加後他覺得憂鬱情緒有比較緩解,加上個別諮商在經濟上的負擔確實有點大,於是加入該名心理師固定開設的成長團體。

阿哲參與的成長團體在每次開始上課時,都會先做靜心練習,在心理師的引導下,感覺自己的呼吸、心跳、手指、腳趾等,感受思緒湧出,再從思緒中回到本身,接著進行各種覺察練習,包括善意溝通、傾聽不評論、觀察他人情緒等。

一次練習中,心理師詢問他感受到什麼情緒,「結果我竟然沒有感覺到任何情緒,或是說,情緒在,但我無法察覺它」。當時感到慌亂和自責,心理師則回應,「這是很正常的,很多學員都會這樣,不用心急,慢慢來就可以了。」

從團體課程學習覺察情緒 有夥伴支持告別孤單

這次的經驗令他印象深刻,團體中其他夥伴的分享也讓他發現,「原來不是只有我會有這種困擾」,因此減少了孤單感,也開始漸漸感受到夥伴們的支持感。

每一輪課程開始、或是有新學員加入時,帶領的心理師都會清楚說明自己是有證照的諮商心理師,這原本對阿哲來說,就是個固定的例行公事,並未特別放在心上。

讓他對課程有安全感的,還有上課過程中,心理師所展現的專業與功力。

課程中,有時會探索個人過往傷痛經驗,心理師總會一再確保學員是否確實有意願,並且敏銳察覺學員的情緒變化,以避免自我探索得太快太深,被負面情緒或過往回憶拉走。阿哲說,「有時你會感受到,老師比你更擔心。」

專業功力引導  學會與負面情緒共處

若真的陷入了負面情緒,心理師也會引導學員們握住夥伴的手,讓他感受現實的溫度、夥伴的支持,幫助夥伴可以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因此,近期出現爭議心靈課程引發討論時,阿哲相當驚訝,「辱罵、指責、高壓導致情緒崩潰等狀況,都不會在我參加的成長團體發生,」反而能夠充分感受到被滋養、被支持與包容,課後也能感受到原來緊繃的身體、心情更放鬆,「結束時通常比上課前更舒服」。

從2020年底開始,阿哲持續參與成長團體至今,仍然會期待每次的上課,也會推薦有需求的親友參與。不僅覺得自身情緒有被接住,現在的他也學會在工作中運用善意溝通技巧,少用「但是」、「卻」、「可是」等否定詞語,更學會自我覺察、與負面情緒共處。(編輯:陳清芳)11406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不良課程的心靈陷阱/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