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開箱老照片》雞籠中元祭

2025/8/20 07:0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基隆老大公廟進行開燈儀式後,數千盞燈籠及主牌樓燈亮起,為雞籠中元祭揭開序幕。中央社記者卞金峰攝 90年8月18日
基隆老大公廟進行開燈儀式後,數千盞燈籠及主牌樓燈亮起,為雞籠中元祭揭開序幕。中央社記者卞金峰攝 90年8月1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在台灣,農曆7月各地皆有中元普度的習俗,其中雞籠中元祭的歷史悠久、規模盛大,是第一項被指定為「重要民俗」的無形文化資產。

這場流傳逾170年的民俗祭典,始於清朝咸豐年間的大規模漳泉械鬥,當時造成超過百人死傷。雙方議和後,將死者合葬,並建立老大公廟祭祀,每年由各姓氏宗親輪流主辦普度,以血緣親族的凝聚力,取代因祖籍地域而起的矛盾。1855年,雞籠中元祭首度舉辦。

雞籠中元祭每年為期約一個月,以農曆6月30日午夜的開燈儀式,為祭典揭開序幕。7月1日下午,由當年輪值主普代表打開老大公廟龕門,象徵迎接「老大公」與「好兄弟」來到人間接受供養。

基隆老大公廟的輪值主普主委以鑰匙開啟龕門,象徵迎接「好兄弟」來到人間。圖右為許姓宗親會主委許順發,在基隆市長林右昌(中)和議長蔡旺璉(左)陪同下開啟龕門。中央社記者王朝鈺攝 108年8月1日
基隆老大公廟的輪值主普主委以鑰匙開啟龕門,象徵迎接「好兄弟」來到人間。圖右為許姓宗親會主委許順發,在基隆市長林右昌(中)和議長蔡旺璉(左)陪同下開啟龕門。中央社記者王朝鈺攝 108年8月1日

之後,普度的主場地「主普壇」會豎起垂掛燈籠及布幡的「燈篙」,招引孤魂野鬼,為普度做準備。隔日的「開燈放彩」,則會點亮主普壇的燈光,與高空煙火相呼應,璀璨奪目。

在主普壇點燈後,隨即「放彩」施放煙火,場面壯觀。中央社記者王朝鈺攝 111年8月9日
在主普壇點燈後,隨即「放彩」施放煙火,場面壯觀。中央社記者王朝鈺攝 111年8月9日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農曆7月13日的迎斗燈遊行、7月14日的放水燈遊行、施放水燈頭,還有7月15日的中元普度,則是整場祭典的重頭戲。熱鬧的氛圍中,寄託的盡是人們祈求平安的心願。

想看更多雞籠中元祭的照片,立即到中央社影像空間。1140820

雞籠中元祭的迎斗燈活動,代表各姓氏宗親會的斗燈在市區遊行,沿途鑼鼓喧天,相當熱鬧。中央社記者卞金峰攝 96年8月25日
雞籠中元祭的迎斗燈活動,代表各姓氏宗親會的斗燈在市區遊行,沿途鑼鼓喧天,相當熱鬧。中央社記者卞金峰攝 96年8月25日
雞籠中元祭的重頭戲─放水燈儀式,各姓氏宗親會人員將水燈頭推入海中點燃;傳說水燈頭漂愈遠,引渡的孤魂愈多,此姓氏的子孫也就愈旺。中央社記者卞金峰攝 96年8月27日
雞籠中元祭的重頭戲─放水燈儀式,各姓氏宗親會人員將水燈頭推入海中點燃;傳說水燈頭漂愈遠,引渡的孤魂愈多,此姓氏的子孫也就愈旺。中央社記者卞金峰攝 96年8月27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開箱老照片》田徑十項全能名將古金水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