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花蓮災後醫療站百人馳援 階段任務完成將撤離

2025/10/15 22:1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5日電)花蓮洪災摧毀家園,甚至來不及說再見,從此天人永隔。衛福部急設醫療站陪家屬走過生離死別,現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將撤離災區。有社工師說:「我們能做的不多,卻能讓悲傷有個出口。」

2025年9月23日那天,強颱樺加沙侵襲,造成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堤,大量泥水傾瀉而下,瞬間吞噬花蓮縣光復鄉,至少1800戶居民流離失所。

這場堰塞湖災害讓全台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衛生福利部第一時間於9月24日前進光復災區,截至10月14日止,派出21名醫師、42名護理師、21名心理師、9名社工師等人員在內,共106人救援災民。

衛福部所屬醫院在光復鄉大全村、太巴塱、大同村、佛祖街等地設立醫療站,並在大進國小設立安心站提供緊急醫療、慢性病照護、心理慰藉及衛教宣導,治療近1600人次,包括內外科約400人次,安心站心理關懷輔導災民心理1170人次。另也關懷輔導志工及救災人員235人次、衛教宣導近900次。

配合中央前進協調所指示,衛福部今天晚間透過新聞稿表示,完成在災區當地醫療站的階段性任務,後續交由地方醫療院所繼續提供災民醫療服務。

眼看任務告一段落,有社工師回憶進駐瑞穗殯儀館關懷站期間,曾有1名家屬在靈前坐了整整一夜,不說話,只是緊盯著照片,於是也坐在家屬身旁,不催促、不打斷,當家屬開口時,遞上紙巾與溫柔的回應,「我們能做的不多,卻能讓悲傷有個出口。」

衛福部提醒,對於災民與第一線救援人員,以及自發性協助搜救、物資分送與清淤作業的志工,可能在災後出現如失眠、情緒低落、易受驚嚇、注意力不集中、夢中重現災難情境等症狀,可掌握「安、靜、能、繫、望」的「護心」五字訣,並可善用心理健康資源,守護自己的心靈。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衛福部說明「安、靜、能、繫、望」意涵,首先是確保自身安全,避免過度接觸災難相關資訊,減少心理負擔;讓心情沉澱,透過深呼吸、散步、音樂等方式穩定情緒。

此外,維持日常作息與生活節奏,安排可掌控的小任務,重拾自信與效能感;與親友保持聯繫,分享感受,獲得情感支持與陪伴;面對變動保持彈性,設定可達成的短期目標,尋找希望與未來方向。(編輯:李亨山)11410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