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堰塞湖封山惹議 醫:救難資源有限封山決策合理
2025/10/20 17:26(10/20 17:42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太魯閣國家公園因堰塞湖封園,連帶南湖大山及合歡山區封山引起爭議。高山醫學專家今天表示,救難救援及山難救助資源只有一套,暫時封山是為「開放山林」旅遊避險,決策合理。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釀嚴重災情,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10月17日也出現堰塞湖,經農業部緊急發布紅色警戒,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也公告禁止遊客進入。山林作家雪羊質疑,海拔300公尺的燕子口堰塞湖危機,竟然封閉毫無關聯的3000公尺高山區域。
外界不解南湖大山與合歡山連帶「封山」,更質疑大範圍停止山區入園許可,與「開放山林」政策背道而馳。致力於台灣高山醫學的急診醫師王士豪今天在臉書(Facebook)指出,政府救難救援及山難救助資源是稀缺資源,「資源就只有一套」。
王士豪表示,當立霧溪在燕子口附近形成堰塞湖,潛在形成巨大天然災害可能性,尤其近日又會遇到連續降雨,就需要巨大救難資源投入。政府當然會把救援救難資源優先重兵部署在可能造成巨大災害的堰塞湖,此刻無法把資源留給合歡山、南湖山的山難救援。
王士豪認為,政府調整備援救難支援的部署,更能專注在可能會產生更大巨大災害的堰塞湖,完全合情合理且合法。這次將合歡山及南湖大山暫時封山,是在幫「開放山林」政策作旅遊避險,讓「開放山林」有安全牢靠救難救援體系作為支持,以利「開放山林」全面落實。
王士豪表示,台灣完善基礎救援救災山區救援體系,包含合法申請的國家救援免費服務、高山山屋建置攜帶型加壓艙(PAC)等,是「開放山林」的底氣,才能夠讓這麼多人享受登山之美。當災害平緩後,資源部署回歸,就可以再去爬山,「喜愛登山的朋友們,就先暫時忍忍吧。」(編輯:管中維)1141020
延伸閱讀
太魯閣國家公園因堰塞湖封園 內政部:地震頻繁交通動線不穩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穩定溢流 流向、與馬太鞍溪差異一次看懂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頂降挖屢遇險 維持紅色警戒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恐封太魯閣大橋 鐵公路備戰- 2025/10/20 18:48
- 太魯閣堰塞湖封山惹議 醫:救難資源有限封山決策合理2025/10/20 17:26
- 2025/10/20 12:49
- 2025/10/20 11:4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恐封太魯閣大橋 鐵公路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