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頂降挖屢遇險 維持紅色警戒
2025/10/20 11:42(10/20 12:27 更新)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20日電)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集水區雨量未如預期多,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採機具開上壩頂降挖,但沿途邊坡不穩,怪手每前進1公尺就有落石,影響進度,預期3、4天,最慢1週處理完,目前維持紅色警戒。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昨天經過成功大學研究團隊用最新的地形模型資料計算,確定整體狀況,目前壩高大約270公尺高,水量變少,總蓄水量230萬公噸,仍由靳珩隧道持續溢流,水位並沒有上升,還維持離壩頂4.8公尺左右。
黃群策說,目前用降挖的方式,利用機械到壩頂,僅剩10公尺左右,但是現場環境非常的差,仍有落石,怪手上去走1、2公尺石頭就滾下來,大型機具太重怕坡面不穩,小型怪手上去又挖不動,只好不斷克服、處理刷坡等。
除了降挖希望壩頂溢流,壩底目前也有滲流狀況,黃群策說明,下方滲流有變大,有可能滲流過大變成管湧現象,評估地質條件以大理石比較多,未來不論是從壩頂溢流或壩底滲流而讓壩體遭受破壞,都有可能,發生時間點沒有辦法估算。
因此對於下游影響,秀林鄉富世村民樂及可樂部落低窪區域、立霧溪出海口北側崇德瑩農場,及台電東部發電廠員工宿舍區域等都在警戒範圍內。對於下游公路、鐵路,也暫無影響,因鐵公路的高度都超過河面10公尺左右。(編輯:陳清芳)1141020

-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頂降挖屢遇險 維持紅色警戒2025/10/20 11:42
- 2025/10/19 21:55
- 2025/10/19 19:4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 大天祥地區等20日停班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