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急診8成輕症 6都13急症中心一站搞定盼分流減壓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9日電)大醫院假日急診8成病人不危急生命,衛福部長石崇良說,六都13個假日急症中心設立,以內兒骨外科、日晚班各2診間,從包紮到X光,盼有效分流輕症個案、減輕醫學中心急診壓力。
國內今年初出現前所未見的急診壅塞,民眾、醫護怨聲載道。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參考日本,將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 UCC),主要對象為檢傷分類第4至第5級輕症患者,營運時間是週日或連續假日的「早8到晚12」,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
假日急症中心11月2日上路,六都選定13個地點。石崇良今天接受媒體聯訪,他說,多數縣市選擇設在沒有24小時急診的地區醫院,空間與設備較為完善,能夠直接提供所需服務,原本規劃在新北市設立3處假日急症中心,但其中1家地區型醫院準備不及,因此暫時退出計畫。

石崇良強調,假日急症中心的設立條件相當嚴格,必須具備足夠的空間、不能過於擁擠,並能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小傷口處理與縫合、X光、超音波及基本檢驗等功能。週日、國定假日服務時間為早上8時至夜間12時,共16小時,醫事人員採兩班制輪班運作。
石崇良說,假日急症中心早班與晚班各設2個診間,每個診間皆提供內科、兒科、骨科與外科服務。每個診間配置2名護理人員,同時配置醫檢師與放射師,負責必要的抽血與X光檢查。另外,還有藥師負責調劑,但不提供慢性病處方,長期處方仍須回原門診或基層診所開立。
現行急診部分負擔標準為基層診所與地區醫院收費新台幣150元、區域醫院400元、醫學中心750元,石崇良說,假日急症中心病人部分負擔比照基層醫療院所急診標準,收取150元,掛號費由各縣市衛生局協調,並維持同縣市一致。
石崇良提到,依據大醫院假日急診資料分析,急診患者中約有75%屬於檢傷分類第3級,大概是輕中症患者,另有15%左右為第4至第5級輕症,也就是說多達8成的急診病人並非生命危急。透過假日急症中心的設立,可有效分流輕症患者、減輕大醫院急診壓力。
除了減輕大醫院急診壓力,衛福部著手替醫學中心門診「瘦身」,規劃若輕症患者未經轉診即前往醫學中心,門診需自付50%部分負擔,石崇良說,這個措施設有6個月緩衝期,目的在引導民眾分級醫療,使醫學中心門診量下降,讓醫學中心資源集中於重症與疑難病例,提供更精準診斷與治療。
石崇良表示,考量慢性病患多為每3個月回診1次,因此規劃半年緩衝期,在患者2次回診間,醫學中心醫療團隊逐步協助穩定個案下轉至小醫院或基層診所。重大傷病與罕病患者屬於免部分負擔的對象,即使未來新制度上路,也不會受到影響。(編輯:李亨山)11410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川普赴APEC企業領袖峰會午宴 稱美韓貿易協議即將達成[影]](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WebCover/420/20251029/856x641_38622550055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