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推全台首本拔河健康手冊 揭密超商吃出比賽力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台灣拔河享譽國際,長庚醫療體系正式推出全台首本以拔河運動為主題的健康公益專冊,成為選手後盾,亮點之一就是「便利商店也能吃出比賽力」,讓超商也能是選手營養儲備站。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今天舉辦「拔河運動員健康手冊」發表記者會,這本手冊由長庚跨領域醫療團隊合作完成,內容涵蓋運動防護、運動營養、運動禁藥與運動心理4大面向,提供拔河選手與教練最實用的健康照護指南。
擔任手冊總編輯的林口長庚醫院復健部部主任陳智光說,拔河運動員因比賽量級不同,需增減調整體重,可能因能量不足增加比賽期間感冒、抽筋、身體不適等風險。學生運動員在放學練習或赴外比賽時,可能選擇以便利商店食物充飢,雖方便卻容易增加高鈉、高脂。
這次手冊一大亮點就是「便利商店也能吃出比賽力」,以60公斤選手為例設計每天營養比例、實用餐盤指南,並提出「超商替代菜單」,如早餐選超商雙手捲配濃豆漿、午餐吃超商雞胸肉與微波四神湯、晚餐則是超商番茄義大利麵、牛肝菌菇濃湯,再加上一顆茶葉蛋。
健康身體是運動員最大本錢,陳智光提到,根據拔河運動防護與醫療團隊追蹤資料,以2024至2025年至今為例,腰臀、腳踝、手腕及膝蓋是最常見部位受傷部位,傷害種類以關節或韌帶扭傷及肌肉拉傷最為常見,多數傷害源於運動防護觀念的缺乏。
陳智光說,選手運動傷害預防的重要性遠大於事後補救,而辨識出初期的症狀也非常重要。拔河運動員常面臨的困境是長時間、高強度比賽及訓練,短期影響有急性運動傷害發生率上升,恢復不完全導致舊傷反覆,訓練與比賽表現下降;長期可能出現早發性運動退化、運動生涯縮短。
手冊第2大亮點是拔河運動防護,陳智光表示,不僅讓選手對急性傷害處置有可操作的認識,還首次系統性統整拔河運動員常見傷害,從頭到腳11個部位說明病因、症狀與預防方法,力求讓讀者有簡潔但不失全面的傷害總覽,更在每個傷害說明中強調「運動防護、預防措施」重要性。
陳智光說,用藥更安全,不再誤踩禁線也是這次手冊亮點,解析常見感冒藥、止痛藥與保健食品成分風險,說明用藥判斷重點與治療用途豁免申請;最後一個亮點是運動心理,以「覺察、專注、接受」等3個階段提升心理韌性,引導選手應對自責、壓力與團隊情緒。
「拔河運動是向後退的運動」,景美女中校長周寤竹說,長庚醫療財團法人2014年起贊助景美女中拔河隊,每年資助新台幣30萬元出國、30萬元醫療支持,成為可靠支持,讓世界看到台灣拔河,這次特別送出「世界運動會六連霸簽名紀念戰袍」,以感謝長庚團隊長年照護與支持。
長庚將免費提供「拔河運動員健康手冊」給全國拔河隊、教練、學校及運動相關單位,並同步開放電子版下載,讓運動防護資源不再受限於地域與資源差距,讓每個選手都能獲得專業照護。(編輯:李亨山)11411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