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談兩岸關係:捍衛現狀符合區域責任與利益[影]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8日電)副總統蕭美琴今天提到與美國對等關稅談判表示,談判團隊幾乎全天候力求達成協議,以實現貿易平衡,同時推動雙邊在科技投資及其他領域的進一步合作。談到兩岸關係,她強調,「捍衛現狀是我們的選擇,不是因為簡單,而是因為這符合我們整個區域的責任與利益」。
副總統下午出席台灣外國記者會 (Taiwan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與蕭美琴副總統對話」活動致詞表示,台灣人民託付總統賴清德及政府團隊領導國家,已經1年多了。14個月裡,儘管挑戰重重,依然專注於實踐承諾,打造一個安全、民主、創新、包容的台灣,並以全球夥伴關係與區域穩定為基礎。
副總統分享執政第一年的反思、正在做的事情以及還有多少工作要完成。她說,台灣位於全球最具活力且充滿爭議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心,過去1年,面臨來自中國在軍事、經濟、政治與心理層面的壓力不但沒有減輕,反而進一步升高。升級的軍事脅迫、持續不斷的灰色地帶行動,以及經濟脅迫。
她並說,當前世界正經歷多重衝擊與結構性轉變,包括衝突與戰爭、貿易緊張、人工智慧與其他科技帶來的顛覆性創新,當然還有跨國挑戰,例如極端氣候,都不斷考驗著國際體系的應變能力。而國內則面臨自身的結構性挑戰,人口快速老化、出生率下降,以及世代公平的課題。
談到優先施政,副總統首先提到國防,她說,過去兩週大家見證了漢光41號演習,同時也舉行了城鎮韌性演練。台灣正致力於推動國防戰略的改革與整合,這套戰略不僅聚焦於軍事現代化,也以整體社會的韌性為基礎。
她表示,軍事改革目標是建立一支有能力、有嚇阻力、並能具體回應台灣所面對威脅的部隊。這代表不只是投資在軍事裝備,也著重在作戰理念、備戰程度、訓練內容與人力素質的提升上。台灣已將國防預算提升至歷史新高,著重於不對稱作戰能力、聯合作戰、兵力整合、後備部隊現代化、延長兵役制度、強化訓練內容,同時也積極投入本土國防產業的建設。但現代安全威脅並不僅止於戰場。
她說,包括網路攻擊、假訊息、供應鏈中斷以及經濟脅迫。因此,總統領導的政府也在建立一套全社會的韌性架構。目標是培養全民的團結、準備與韌性,不僅是為了嚇阻敵方,更是為了強化台灣面對頻繁自然災害所帶來社會衝擊的應變能力。
談到兩岸關係,副總統表示,台灣人民熱愛和平,也是世界上最友善且慷慨的人民之一。不尋求衝突,也不會挑釁對抗。正如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所指出的,呼籲中國大陸以平等與尊重的態度,與台灣這個民主選出的政府展開對話。
但她遺憾的是,除了解放軍的軍事演習外,還看到中共在滲透、破壞及分化台灣社會方面的挑釁與積極行動急劇增加。賴總統為了保護台灣的民主與社會凝聚力,提出了17項行動方針。「捍衛現狀是我們的選擇,不是因為簡單,而是因為這符合我們整個區域的責任與利益」。
第三,談到經濟與國際夥伴關係。副總統表示,持續與友好國家及理念相近的社會推動夥伴關係。與美國方面,談判團隊幾乎全天候努力,力求在「對等關稅」達成協議,以實現貿易平衡,同時推動雙邊在科技投資及其他領域的進一步合作。
她列舉,與歐洲及其他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擴大了貿易、綠色科技、半導體供應鏈、衛星與太空等多領域的合作。近期與英國和加拿大的協議,也為促進更多貿易與合作奠定基礎。
她表示,在印太地區,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促進投資、學術交流與區域整合。與邦交國合作方面,外交部已啟動「盟友繁榮計畫」,旨在分享台灣在數位、綠能、健康及韌性經濟等關鍵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服務。簡言之,台灣不僅在建設自己的經濟,也以互聯互通的方式,與夥伴共同支持成長與繁榮。
副總統表示,台灣正積極推動人工智慧與淨零碳排兩大關鍵轉型。同時,也保持開放態度,積極探索全球正在研發的新潔淨能源技術,以因應未來數年持續成長的需求。
最後,副總統表示,台灣不是被動的行動者,不只是被動反應,正透過夥伴關係、創新和民主決心,塑造自己的未來。(編輯:林興盟)11407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