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施壓南非疏遠台灣 駐南非代表:我們不受歡迎

2025/10/7 08:06(10/7 08:5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位於台北市的南非聯絡辦事處。(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位於台北市的南非聯絡辦事處。(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6日專電)駐南非代表廖文哲赴任不久後,南非政府要求台灣遷移代表處,隨後更在官網上逕自更改代表處地址,刪除廖文哲姓名,改列其他台灣職員名單,其中至少一人已去世。廖文哲接受彭博採訪時無奈表示:「我們在這裡不受歡迎。」

南非與台灣在1997年斷交,轉而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如今南非再進一步淡化與台灣的關係,顯示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持續受到擠壓。

去年4月,南非正式通知台灣代表處,要求辦公室從首都普利托利亞遷往金融中心約翰尼斯堡,結束台灣在南非首都長達半世紀的駐點歷史。台灣拒絕配合後,視中國為最大貿易夥伴的南非政府以官僚手段強硬回應,在官方網站上修改代表處資訊。

「他們把我們一些已經過世的員工的名字也放上去了」,廖文哲上月底接受彭博(Bloomberg News)採訪時說道。彭博今天刊出報導。

即使在全球AI熱潮帶動下,台灣於關鍵供應鏈中的地位大幅提升,但許多未與台灣建交的國家仍選擇與中國靠攏,對台灣的態度也愈發冷淡。

然而,廖文哲表示,除了2017年的奈及利亞外,台灣都獲准其他國家的首都保留代表處。這使他在南非的「抗爭」格外重要。

廖文哲在位於首都的官邸受訪,中國政府的高壓手段讓他感到憂心。談到南非要求台灣遷處的決定時,廖文哲說,「為什麼要費心做出這樣的舉動?我認為答案很明顯。」

「常識告訴我們,誰是幕後黑手。」

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DIRCO,即南非外交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外交部長拉莫拉(Ronald Lamola)則表示,這項做法符合國際慣例。

中國外交部沒有直接回覆是否向南非施壓,只「讚賞南非政府堅持一中原則」,即承認中國和台灣是同一個國家,受北京統治。

這場爭議可追溯至2023年初。當時南非外交部片面撕毀1997年由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與台灣達成的協議。台灣方面表示,該協議允許代表處得以在首都保留原有名稱與位置。

南非政府卻開始要求台灣降級代表處並遷往約翰尼斯堡,距離首都56公里,而台灣在那裡已經有小型貿易辦事處。

台灣拒絕配合。原定2024年10月的遷移期限延後至今年3月。7月21日,南非外交部正式公告,單方面將名稱改為「台北商務辦事處」(Taipei Commercial Office),並追溯生效日期至3月31日。

對於非洲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南非及其他新興經濟體而言,維持與中國的良好關係往往意味著台灣利益受損。川普政府時期,美國對南非出口產品課徵30%關稅,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中最高稅率,迫使南非更加依賴中國市場。今年8月,南非農業部即宣布,擴大對中國出口為當務之急。

此外,南非與中國的關係遠不止貿易和經濟領域,南非2010年加入由中國共同創立的金磚國家(BRICS)後,更是如此。今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將出席在約翰尼斯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袖峰會,這將是他第5次訪問南非;此外,兩國海軍也曾舉行聯合演習。

隨著習近平訪南非的日期越來越近,廖文哲所面臨的遷代表處壓力與日俱增。「當前的局勢不只已經造成不穩定感,也帶來了挫敗感」,他說。

「這不健康、也毫無鼓舞性,因為我們在這裡的目的,是促進友誼與合作,但現在一切都陷入停滯。」

自1970年代末起,一波台灣移民潮湧入南非,當時南非政府為吸引投資,提供優惠措施。這些台灣移民被賦予「榮譽白人(honorary White)」地位,免受南非種族隔離法律的約束。

根據官方資料,目前約有450家台灣企業在南非經營,投資總額約20億美元(約新台幣610億元)。每年逾100名南非學生獲得獎學金前往台灣留學。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儘管如此,台灣人社群已從1998年的5萬人縮減至估計的8000人。貿易也在萎縮,南非向台灣出售煤炭和玉米等商品,而台灣出口智慧型手機與化學品。2022年,雙邊貿易額為23億美元,而去年下降1/3以上。

「我們在這裡不受歡迎」,廖文哲說。如果台灣人「感覺自己在這裡不受歡迎、不被珍惜」,他們就會離開。(編輯:陳慧萍)11410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