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寧靜車廂惹議 立委民團要求台灣高鐵參考國外政策

2025/10/14 13:23(10/14 14: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高鐵近日推出寧靜車廂,引發社會不少議論。民進黨立委張雅琳(中)、林月琴(左2)等人14日在立法院舉行「別讓家長搭高鐵變壓力!打造高鐵友善育兒環境」記者會。呼籲台灣高鐵參考國外政策,檢討寧靜車廂政策適用範圍、明確訂定3C產品使用規範、建立例外與保障機制,及推動試辦與意見回饋制度,安靜與友善並不衝突。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4年10月14日
台灣高鐵近日推出寧靜車廂,引發社會不少議論。民進黨立委張雅琳(中)、林月琴(左2)等人14日在立法院舉行「別讓家長搭高鐵變壓力!打造高鐵友善育兒環境」記者會。呼籲台灣高鐵參考國外政策,檢討寧靜車廂政策適用範圍、明確訂定3C產品使用規範、建立例外與保障機制,及推動試辦與意見回饋制度,安靜與友善並不衝突。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4年10月1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敬殷台北14日電)台灣高鐵近日推出寧靜車廂,引發社會不少議論。立委今天與公民團體舉行記者會,呼籲台灣高鐵參考國外政策,檢討寧靜車廂政策適用範圍、明確訂定3C產品使用規範、建立例外與保障機制,及推動試辦與意見回饋制度,安靜與友善並不衝突。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林月琴今天在立法院舉行「別讓家長搭高鐵變壓力!打造高鐵友善育兒環境」記者會。

林月琴表示,高鐵目前全線寧靜車廂的作法,雖然立意良善,希望提升乘車品質,但卻也讓人增加壓力,充分暴露了台灣公共運輸在親子友善的不足,更缺乏對於特殊族群關照。現行措施更加標籤化及過度責備育兒家庭,未能顧及育兒家庭的特殊狀況,反而對育兒家長造成了莫名壓力。

林月琴建議,應實施多元車廂分區與彈性處理原則,同時兼顧安靜乘車權益與育兒友善,寧靜車廂需要提供配套措施與緩衝空間,可參考國外案例,評估劃設多元車廂分區的可行性,重新檢討全線寧靜車廂的必要性。另外,也應強化列車人員訓練與推動社會文化包容。

張雅琳指出,家長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壓力已是長期累積,在高鐵的寧靜車廂強力要求下會有更大的壓力,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哭或講話,會被投訴要求下車。

張雅琳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兒童友善交通與道路安全指引」中,提及公共運輸應包含可接近性、可包容性及安全性,讓家庭能安心使用。若制度上讓「家長擔心被投訴而不敢帶孩子搭車」,跟家庭友善是違背的,或讓孩子被視為噪音來源,就違背了兒童友善社會的精神,高鐵公司應進一步思考,兼顧秩序與安靜的同時,給予家長與孩子一個被理解的空間。

家長代表王景弘表示,9月25日晚上他帶著有自閉症的孩子搭乘高鐵時,當時不清楚有寧靜車廂,小孩發出「嗯」、「哼」的聲音,被高鐵乘務人員舉了寧靜車廂牌子要求放低音量。友善跟包容是需要有一定空間被接住,此一政策應審慎檢討,並且讓乘客能在彼此理解,而不是彼此檢舉的立場上有良好的高鐵搭乘體驗。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李佳紜表示,孩子的聲音不是干擾,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社會不是由有能力控制音量的成人所組成,問題不在於聲音太多,而是社會包容太少,要討論的是對「安靜」的理解太狹隘,寧靜如果沒建立在共融和理解上,就變成一種約束,高鐵應從理解多元出發,打造能共融不同年齡與需求的公共運輸空間。

台灣高鐵公共事務處副總經理鄒衡蕪表示,台灣高鐵沒有劃分什麼車廂是寧靜車廂,而是推動車廂的寧靜文化,希望旅客不要在車廂內長時間講電話,在使用3C及聽影音能帶耳機,交談時不要大聲喧嘩,造成其他旅客影響,這是台灣高鐵推動車廂寧靜文化的3個主要目標。

鄒衡蕪說,先前因文宣上有設計、字數的限制,簡化了闡述過程,一線同仁在拿捏上還需要精進,目前文宣已做了調整。希望社會是理解多元,不是畫出限制,孩子不只在社會成長,也希望在高鐵車廂上成長,不應該把孩子畫在一個區域內,所有乘客不只在高鐵碰到孩子,也會在其他地方碰到孩子,大家共同理解孩子的需求,不管是哭聲或笑聲,都是日常生活會碰到。(編輯:翟思嘉)11410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