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立霧溪堰塞湖淹沒隧道西口 秀林收容所開設5天

2025/10/18 14:02(10/18 15:3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淹沒燕子口部分步道,18日靳珩隧道西口幾乎淹沒,溪水沿隧道向東漫流,從隧道東口流回立霧溪河道。(太管處提供)中央社記者張祈傳真 114年10月18日
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淹沒燕子口部分步道,18日靳珩隧道西口幾乎淹沒,溪水沿隧道向東漫流,從隧道東口流回立霧溪河道。(太管處提供)中央社記者張祈傳真 114年10月1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8日電)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淹沒燕子口部分步道,靳珩隧道西口幾乎淹沒,溪水沿隧道向東漫流,林保署派機具前往降挖壩體。秀林鄉長王玫瑰說,因應未來雨勢,收容所將維持5天開設。

農業部表示,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高54公尺,壩體土砂體積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270萬噸,且人車可到達,機具能接近壩體以工程降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目前溢流狀況如同預期,雖水量略增,但整體流勢平穩,正與公路局合作搶通舊路便道,讓大型機具靠近壩體,評估合適工程方向,盡快降挖高度。

黃群策說,若未來因雨勢潰壩,水量約在1至2小時排解,屆時沖到下游景文橋河道,水位只會提升2公尺,但考量溪水恐夾帶土砂,因此建議下游左右兩岸部落居民跟台電工廠人員提前撤離。

黃群策說,今天上午的地震,對立霧溪堰塞湖影響不大,若能因地震讓立霧溪堰塞湖震開直接溢流,反而更開心。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950公尺處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湖水18日漫淹台8線靳珩隧道,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圖為靳珩隧道東口水量增加。(太管處提供)中央社記者張祈傳真 114年10月18日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950公尺處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湖水18日漫淹台8線靳珩隧道,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圖為靳珩隧道東口水量增加。(太管處提供)中央社記者張祈傳真 114年10月18日

下游撤離村落為秀林鄉富世村9鄰(民樂部落)及民有部落1至3鄰。王玫瑰說,雖然立霧溪堰塞湖量體不大,仍不容忽視,且颱風外圍環流可能在明後天帶來雨勢,收容所將維持開設5天,視堰塞湖狀況適時增開。

王玫瑰說,堰塞湖上游,大天祥地區約有30多名鄉民原地安置,原本已準備3天物資,這2天會協調空投或運送物資上山。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林忠杉說,農業部發布紅色警戒區域期間,園區會繼續維持封閉、暫停進入生態保護區入園申請,原訂25、26日在太魯閣台地舉辦的文化展演活動也暫停。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太魯閣工務段表示,台8線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口路段持續封閉,機具已集結現場,配合便道開挖及後續壩體降挖。

太魯閣工務段表示,便道開闢並同時進行人工刷坡,接續儘速施行壩體降挖並嚴密監控水流溢淹情形,將影響層面降至最低。(編輯:林恕暉)11410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水從公路溢流 下游風險降低[影]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