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研院發現細胞自噬新機制 對抗脂肪肝有望

2021/3/26 12:02(3/26 13: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6日電)脂肪肝是國內常見疾病,卻無藥物可治療,中央研究院研究團隊新發現一種操控細胞自噬的機制,經小鼠實驗證明能抑制脂肪肝形成,為此疾病帶來可能的新解方。

中研院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最新研究成果,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瑞華團隊發現一種操控細胞自噬(autophagy)的新機制,未來可能有助於對抗脂肪肝。

陳瑞華表示,細胞裡有很多老舊廢物需要清除,而細胞中有兩大回收系統,包含泛素-蛋白酶體以及細胞自噬-溶酶體,這兩大回收系統雖然看起來各自為政,但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這兩機制會有互動行為。

陳瑞華指出,中研院團隊這次發現兩系統的新互動機制,也就是一個細胞自噬因子VPS34的蛋白穩定度可以被另外兩個蛋白所調控,一個是UBE3C,其會藉分枝型泛素化修飾VPS34蛋白質,抑制細胞自噬功能,而另一個蛋白TRABID則會去除VPS34的泛素化,促進細胞自噬。

陳瑞華說,在正常狀態下,UBE3C及TRABID兩蛋白都會作用在VPS34,維繫細胞自噬作用的平衡。

研究團隊後續透過老鼠實驗,以高脂飼料餵食小鼠誘發產生脂肪肝,發現這些小鼠肝細胞內TRABID表現量下降,導致肝臟細胞的自噬作用無法啟動,進而造成脂肪肝。

中研院生化所博士後研究員陳鈺軒表示,研究團隊後續對食用高脂飼料的小鼠注射以腺病毒載體攜帶的TRABID基因,四週後從細胞切片觀察,團隊發現肝臟油脂含量明顯減少,能抑制脂肪肝形成。

由於目前脂肪肝缺乏有效治療藥物,陳瑞華表示,未來將與藥物專家合作建立篩選模式,盼能篩選小分子或天然物等可以增加TRABID活性量,以後服食藥物會比較簡單,若有天然物則盼可製成保健食品來做預防工作。(編輯:管中維)11003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