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廖俊智:核廢減量小型反應爐SMR或可提高接受度

2025/10/29 15:57(10/29 16: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左)在史丹佛大學被問到台美在核能技術上合作的機會時表示,能大幅減少核廢料的先進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或可提高社會大眾接受度。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攝 114年10月29日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左)在史丹佛大學被問到台美在核能技術上合作的機會時表示,能大幅減少核廢料的先進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或可提高社會大眾接受度。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攝 114年10月2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28日專電)美國正擴大核能建設。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在史丹佛大學被問到台美在核能技術上合作的機會時表示,台灣社會還有安全方面的顧慮,核廢料處理問題及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先進技術研究是可能的2個方向。

美國政府擴大核能建設,今天宣布一項80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4000億元)的計畫,與3家公司合作,在全美打造數座新的核電廠,被視為數十年來最大核能投資計畫。

人工智慧(AI)發展推升用電需求,促使美國政界、能源界、科技界重新審視核能。

台灣在AI供應鏈扮演要角,能源策略也受到外界關注。廖俊智27日在史丹佛大學多爾永續學院(Stanford Doerr School of Sustainability)分享台灣永續策略和能源技術,並與該學院院長馬占達(Arun Majumdar)對談,被問到台灣核能議題。

廖俊智以圖表指出,台灣2023年用電量約為280太瓦時(TWh),核能約占6%;2050年,用電量估計超過500太瓦時、大幅提高,而核三廠2號機運轉執照幾個月前到期,台灣邁入非核家園,如何滿足用電需求成為挑戰,政府正嘗試修改相關法規。

馬占達在座談時關注台灣核能現狀,廖俊智表示,台灣地小人稠、地震頻繁,除非技術更安全,否則要說服社會全面接受有其難度,大家都不希望核電廠在「後院」。

他表示,相信隨時間過去,問題會逐步被解決,民眾接受度也會提高。

馬占達問到美國能否提供任何協助,廖俊智提及2點,第1是法律層面,由於用過的核燃料處理是一大問題,不知道其他國家、例如美國協助回收處理的可能性。

馬占達指出,美國方面也尚未修訂「核廢料政策法」(Nuclear Waste Policy Act),核廢料現在都儲存在各地核電廠內。

廖俊智也表示,台美在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研究上或許可合作,SMR在多項領域可能可以發揮作用。

不過,他也提到,台灣社會現階段尚難接受SMR,因為這猶如在許多人家裡的後院建反應爐,能大幅減少核廢料的先進SMR技術較能被社會大眾接受。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曾於美國能源部擔任要職的馬占達指出,SMR至今未完全商業化,因為最初幾個計畫成本過高,需要有公司打破僵局來降低成本。他也樂見台美在技術上能有更多合作。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今天指出,美國政府新公布的800億美元計畫並未提及下一代核能技術,受工程與供應鏈問題影響,新型反應爐仍未併入電網供電。(編輯:田瑞華)11410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