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走向實體台灣具優勢 美台高科技論壇探索新技術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1日專電)台灣推動AI新十大建設,當中包括4項新科技,智慧機器人是重要一環。國科會攜手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矽谷分會舉辦的美台高科技論壇今天登場,即以實體AI為主題,邀集美台在此領域的影響力人物擔任講者,盼連結社群力量,促進技術實現。
人工智慧(AI)已走入日常,從數位世界延伸至實體世界,機器人是其中一種載體。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年開始在多場演說中將實體AI(Physical AI)定位為下一波浪潮,在年初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表示,「我們正邁入實體AI時代,一種能夠感知、推理、計畫並採取行動的AI。」輝達也推出基礎模型加速技術發展。
在實體AI演進的過程中,台灣在晶片與相關硬體開發上具領先優勢。
國科會駐舊金山科技組與矽谷科技社團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矽谷分會(NATEA-SV)共同舉辦的美台高科技論壇(U.S.-Taiwan High-Tech Forum, UTHF)今天在矽谷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舉行,工程師和研究員齊聚對話。
專注實體AI技術的新創公司CosmicBrain AI共同創辦人Chi Chiu為講者之一,他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實體AI領域尚未被充分理解,這項技術範疇並不侷限於機器人,它實際上包含硬體、軟體,及一些無形的技術,例如管理運作它們的系統。
他表示,對許多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新的領域,至今都還在摸索和探索的階段,「我們真的還處於非常、非常早期的階段...我認為這是一場長期的競賽。」
儘管實體AI發展還在早期階段,Chi Chiu指出,輝達提供的產品和技術,使業界能夠在更短時間內完成許多任務,節省時間的同時,也代表能節省大量的成本。
這場論壇的講者還包括Google DeepMind推動大語言模型的研究副總裁紀懷新、史丹佛大學電機與資工系助理教授芬恩(Chelsea Finn)等推動技術發展的研究人員。
紀懷新展示了Google在I/O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發表的Project Astra計畫影片,秀出AI如何協助使用者修理腳踏車;透過語音互動,AI能閱讀使用手冊、上網搜尋資料,同時幫使用者撥打車行的電話。這項計畫被視為邁向通用人工智慧(AGI)的重要一步。
他說,影片中展示的技術有望非常快地就會來到大家身邊。
今年論壇的總召姜可鈞指出,之所以把實體AI訂為今年論壇主題,一方面是呼應黃仁勳在這個領域帶起的全球關注,另一方面也是配合台灣當前的產業發展方向。
NATEA-SV會長林祐立表示,AI逐步走向實體世界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在思考機器能做什麼的同時,也要思考它們應該做什麼,才能為人類帶來正向的改變,期盼透過這場對話,搭起美台間的橋梁,以科技為共同語言,凝聚跨界力量,一同解決問題。(編輯:陳承功)1141102



- AI走向實體台灣具優勢 美台高科技論壇探索新技術2025/11/02 14:54
- 2025/11/01 18:42
- 2025/11/01 17:4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習近平贈小米手機 李在明笑問:通訊是否安全[影]](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WebCover/420/20251102/1639x1229_04785412729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