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10/25登場 傳統融合新元素

2025/10/13 14:26(10/13 14: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雲林縣長張麗善(右5)13日宣傳將登場的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她說,今年延續過去傳統藝陣、地方信仰與節慶活動,並加入書法、火舞等元素,讓民眾感受傳統文化之美,也看見在地創新的活力與突破。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攝 114年10月13日
雲林縣長張麗善(右5)13日宣傳將登場的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她說,今年延續過去傳統藝陣、地方信仰與節慶活動,並加入書法、火舞等元素,讓民眾感受傳統文化之美,也看見在地創新的活力與突破。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攝 114年10月1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雲林縣13日電)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宣傳25日登場的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她說,今年延續過去傳統藝陣、地方信仰與節慶活動,並加入書法、火舞等元素,讓民眾感受傳統文化之美,也看見在地創新的活力與突破。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今天舉辦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宣傳記者會,由西螺鳳山館帶來精采武術表演,展現傳統武藝精髓,為活動拉開序幕。

張麗善指出,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延續過去傳統藝陣、地方信仰與節慶活動的精神,並加入書法、火舞、藝陣、現代音樂等各種元素,讓民眾在感受傳統文化之美的同時,也看見在地創新的活力與突破,感受文化脈動,共同見證地方記憶與藝術綻放。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今年活動主視覺以「文化傳承」為核心精神,透過書法墨韻、濁水溪畔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甜根子草剪影與西螺大橋經典紅色的融合,傳遞地方信仰與土地情感的深厚連結。這份視覺精神也將延伸至現場活動之中,無論是書法揮毫、市集巡禮、藝陣展演或高空焰火施放,皆展現雲林濃厚的文化底蘊與在地精神。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說明,「114年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10月25、26日登場,第一天下午將在西螺大橋上舉辦書法揮毫活動,當日晚間則由禾一舞團、齊天戰鼓、雲火INFERNO火舞團等藝陣展演,打造傳統與現代交錯的視覺震撼盛宴。

第二天下午則是安排在西螺大橋下草坪帶來一連串親子互動秀及活力健康操表演,晚間重頭戲由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北港老塗獅進行接駕演出,並集結雲林、彰化兩地宮廟於西螺大橋中央第16拱舉行會香團拜儀式,展現地方信仰能量與宗教文化交流的壯觀場面;300秒高空焰火施放壓軸登場,璀璨煙火將照亮濁水溪畔夜空。(編輯:謝雅竹)1141013

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10/25登場,雲林縣文化觀光處13日舉辦宣傳記者會,由西螺鳳山舘帶來精采武術表演,展現傳統武藝精髓,為活動拉開序幕。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攝 114年10月13日
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10/25登場,雲林縣文化觀光處13日舉辦宣傳記者會,由西螺鳳山舘帶來精采武術表演,展現傳統武藝精髓,為活動拉開序幕。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攝 114年10月13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