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特派專欄 澤倫斯基結合力量及脆弱 烏克蘭成「堅韌」代名詞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以素人之姿從政,加上喜劇演員出身,增添戰時民主旗手的傳奇性。他對外訊息以人為本,訴諸情感,贏得罕見國際支持,也使烏克蘭轉守為攻,成為「堅韌」代名詞,讓他在史頁贏得一席之地。

中央社駐伊斯坦堡特派員鍾佑貞

2022/12/9 07:42(12/9 08:35 更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俄烏戰爭期間,對外訊息以人為本,訴諸情感,贏得罕見國際支持,也使烏克蘭轉守為攻。(圖取自instagram.com/zelenskiy_official)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俄烏戰爭期間,對外訊息以人為本,訴諸情感,贏得罕見國際支持,也使烏克蘭轉守為攻。(圖取自instagram.com/zelenskiy_official)

這位態度不卑不亢,竭力向歐美國家國會殿堂發表激昂演說,引發全球共鳴的領導人,戰前因防疫政策失靈、打貪不見成效招致抨擊,戰時「小圈圈」決策也受質疑,但是終究不影響他身為力爭外援的溝通強者,並使烏克蘭軍民齊心對外的歷史定位。

美國西北大學管理學教授克雷默(Harry Kraemer)分析,危機期間有效溝通分3關鍵步驟,分別是:「告訴民眾你所知的、告訴人們你尚未掌握的,當取得更多資訊時,持續向外界說明你不知道的部分」。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正是如此完美地演繹力量與脆弱的結合。他不斷地闡述事實及現下狀況為何,也讓外界非常清楚他無法掌握的事,例如烏克蘭武裝部隊能撐多久。除了對「知與不知」開誠布公,澤倫斯基最令人稱道的,是善用社群媒體、高強度及句句入心的溝通。

烏克蘭面臨近代史上最嚴峻的生存危機,民眾壓力如山、流離失所,無神聆聽冗長、官式的文宣。澤倫斯基以簡短、生動、同理的演說方式與內容與民連結,也成功扣緊烏克蘭戰爭是價值之戰的主軸,使西方盟友了解基輔取勝與自身息息相關,甚至打破烏克蘭加入歐洲聯盟(EU)的僵局。

此外,與其常躲掩體,或是遷都至邊境大城市利維夫(Lviv),44歲的澤倫斯基選擇留守基輔,不斷提供最新資訊,並時常探望失去家園的軍民,與人在克里姆林宮厚牆內的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形成鮮明對比。

烏克蘭政治學教授赫蘭(Olexiy Haran)對中央社表示,「我們不信任政客」,澤倫斯基的行為不像傳統政治人物,更像普通人,這也許是他在國際上取得成功的原因。

赫蘭說,澤倫斯基也不走外交官路線,毫不猶豫抨擊國際社會,他道出烏克蘭缺乏軍備的實情,也直指西方軍援來得太遲太少,外界有時聽來可能不太愉快,對內卻使烏克蘭民眾更加團結強大。

一路走來,這位總是身穿橄欖綠上衣、表情凝重的領導人可說是現代自由民主的旗手。這樣堅持從何而來,或許可從他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時回憶俄軍入侵初期的心境推敲一二,他說,自己並不是真的勇敢,他的責任感大於勇氣,「我只是極度不願使人們失望」。

澤倫斯基在政壇發跡可回溯至烏克蘭電視劇「人民公僕」(Servant of the People),他在劇中飾演中學老師,靠著飆罵貪腐爆紅,一路進入總統府,所屬政黨也以「人民公僕」為名。

澤倫斯基的執政之路並不順遂,先是捲入被美國前總統川普施壓抹黑選舉對手─現任總統拜登與其兒子韓特(Hunter Biden)的醜聞;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接踵而至;結束烏東戰爭及杜絕貪腐的選舉承諾都未兌現。

澤倫斯基上台後,從他之前的喜劇工作室Kvartal 95挑人擔任顧問,引發專業度疑慮,外界也持續質疑他是否準備好帶領烏克蘭度過險境。

如今烏克蘭擊退俄軍對基輔的攻勢,並於烏東展開反攻,舉世震驚,澤倫斯基更獲美國「時代」(Time)雜誌評選為2022年年度風雲人物。

如此意外轉折,曾任澤倫斯基新聞秘書的蒙德爾(Iuliia Mendel)觀察,澤倫斯基缺乏成為承平時期偉大領導人的經驗和紀律,但更適合在戰爭動亂期領導。「他是混亂的人」。戰時一片混亂,他感到自在。

澤倫斯基絕非完人,曾被抨擊行事獨裁,戰後也必須面對為何未能為俄國全面入侵做充分準備,及安全單位未沿著俄軍攻擊路徑埋設地雷或炸毀橋樑,導致大片領土被迅速佔領的質疑。

但是他使烏克蘭成為「堅韌」的代名詞,更讓歐洲咬牙推進能源「去俄化」,都將使烏克蘭民眾提高對政治人物的標準,加速深化民主及與歐洲整合的進程。(編輯:周永捷)11112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