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示警 全球兒少肥胖率首度超越體重過輕

(中央社紐約聯合國總部9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今天警告,在「不道德」垃圾食物行銷轟炸下,全球兒少肥胖問題急遽惡化,5歲至19歲肥胖率首度超越體重過輕,成為最普遍的營養失調型態。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一份嚴峻報告中預測,今年全球5歲至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將有近1成患有肥胖,超加工食品取得容易的情況使得問題惡化,「即使在仍努力解決兒童營養不良問題的國家」也是如此。
UNICEF執行主任羅素(Catherine Russell)在聲明中說,如今「我們談論營養不良時,不再只是談論體重過輕的兒童」,「在營養對兒童成長、認知發展及心理健康至關重要的時期,超加工食品正逐漸取代水果、蔬菜與蛋白質」。
減少全球飢餓的行動逐漸在部分地區取得成果,根據在190個國家和地區收集的數據,在2000年至2022年期間,5歲至19歲兒少體重過輕的比率從13%降至10%。
不過同一時期體重過重人數卻暴增,從1億9400萬人倍增至3億9100萬人。肥胖問題更為明顯。2022年在全球5歲至19歲兒少中,肥胖者占8%,達1億6300萬人,高於2000年的3%。
鑒於走勢明顯,UNICEF認為今年達到「歷史性轉折點」,全球兒少肥胖率達到9.4%,超過體重過輕的9.2%。根據預測,全球約有1億8800萬名兒少患有肥胖。
UNICEF還說,如今除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和南亞地區外,全球所有地區的兒少肥胖率都超過體重過輕。
UNICEF直言,問題癥結不在於家庭本身的飲食選擇,而是企業為追求利潤而採取的不道德商業行為。
UNICEF營養法律專家夏茲(Katherine Shats)告訴法新社,兒少「遭受不健康垃圾食物的行銷轟炸」,尤其他們在學校裡容易接觸到含糖飲料和零食,這類產品通常比水果、蔬菜和蛋白質等新鮮食品便宜,逐漸取代家庭飲食中的營養選項。
UNICEF強調,責任不在兒少,也不在他們的家庭,而是「社會未能守護兒少成長的環境」。
UNICEF也批評所謂「運動即可抵銷不健康飲食」的錯誤觀念,指出「單靠體能活動,不可能擺脫富含游離糖、精製澱粉、鹽、反式脂肪、有害添加物及過量能量的飲食對健康造成的後果」。
UNICEF疾呼各國政府採取具約束力的措施,包括限制垃圾食物廣告、對含糖飲料和不健康食品課稅、禁止學校販售垃圾食物,以及鼓勵新鮮農產品生產的政策。(編譯:盧映孜)11409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