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國政治學會年會揭幕 18場分組論壇研究台灣

2025/9/12 14:58(9/12 16: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來自美國、加拿大和台灣的政治學者們在年會上發表論文後,聚餐時仍繼續分享關於台灣民主的看法。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攝 114年9月12日
來自美國、加拿大和台灣的政治學者們在年會上發表論文後,聚餐時仍繼續分享關於台灣民主的看法。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攝 114年9月1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11日專電)一連4天的美國政治學會(APSA)年會今天在加拿大溫哥華揭幕,動盪的國際地緣政治成為會場熱議話題,大會上共有18場分組論壇議題涉及台灣,全方位展現台灣的民主韌性。

成立於1903年的美國政治學會,是當前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學組織之一,年會有來自百餘國、約1萬多名會員參與,是政治學界一大盛事。

今年年會以「對危局中政治、權力及民族意識的新想像」(Reimagining Politics, Power, and Peoplehood in Crisis Times)為主題,探討諸多當今世界關注的話題,例如極端政治氛圍如何形成?新科技下政治學如何協助人們瞭解當今世局?弱化的政治體制、受限的官僚機制、分裂的公民社會又如何削弱民主?

美國政治學會中的「台灣研究學群」(Conference Group on Taiwan Studies, CGOTS)成立已33年,今年獲大會分派辦理18個場次論文發表會,來自美國、加拿大及世界各地等約100多名學者與會,參與72篇論文發表及討論,顯見台灣議題高度受到重視。

今天在年會上以「台灣的轉型正義」為題分享論文研究的政治大學系主任蘇彥斌對中央社說,全球許多民主國家都積極在「轉型正義」的道路上前進,台灣經驗有助於讓其他國家進一步認識台灣歷史和社會脈動。「台灣人民不斷在思考,『轉型正義』該走到哪一步?賠償就夠了嗎?要不要去除所有的威權標記?該如何處理『加害人』呢?透過國際學術的分享探討,或許會有更清晰的答案。」

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楊婉瑩在年會上則從台灣的性別平權剖析民主特性。她說:「歐美的性別體制和現代化有很大關係,經濟驅動下讓更多女性走出來;但台灣的性別體制則更深刻地受到民主化影響。」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郭銘傑也說,台灣有很多政治經驗在其他國家眼裡是很進步的。「我今天主持一場『德國的個人金融和政治選票聯繫度』的論文發表,這對歐美來說可能是很新的研究主題,但在台灣並不稀奇,最近『新青安』就是一個例子。」

美中台關係是年會上另一焦點。美國在俄烏戰爭中扮演的角色、對待烏克蘭的態度,令不少人懷疑川普執政下的美國是否還會捍衛台灣利益。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主任葉耀元認為,烏克蘭和台灣很不一樣。「嚴格來說,失去了烏克蘭,不會影響美國安全;可是台灣若淪陷,美國安全利益將大受影響。因為中國的核子潛艇就能從台灣海峽下潛,不動聲色地往美國領土前進,再浮出來時已到舊金山了。美國不會讓第一島鏈崩潰的。」

年會聚集了全球政治菁英,駐溫哥華經濟文化辦事處趁機舉辦一場政治大學和卑詩大學的師生交流活動。政大教授蘇彥斌率領多位博碩學士生與卑詩大學教授山人幸琪和多位台灣留學研究生座談,分享台加之間的學術和生活體驗。(編輯:陳承功)11409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