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故宮耗時3年籌備國寶赴捷克展出 團隊揭幕後故事【專訪】

2025/9/12 15:54(9/12 17:1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11日在捷克國家博物館盛大開幕,特展入口設計吸睛。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9月12日
「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11日在捷克國家博物館盛大開幕,特展入口設計吸睛。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9月1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12日專電)被譽為「人氣國寶」的翠玉白菜,睽違11年再次踏出國門,首度來到歐洲,11日在捷克國家博物館亮相。故宮副院長余佩瑾與佈展團隊接受中央社專訪,分享此次在捷克推出「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的契機、準備過程與幕後挑戰,讓外界看見台灣文化外交的努力。

故宮在捷克推出「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集結131組件故宮典藏,涵蓋書畫、器物、文獻與宮廷工藝。展覽亮點除了「翠玉白菜」,還有「多寶格」、「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狻猊圖」、「墨玉貓」與「清乾隆玉鰲魚花插」等藏品,讓捷克觀眾認識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11日在捷克國家博物館盛大開幕,故宮團隊提前1個月來布拉格佈展,並分享在捷克推出特展的契機、準備過程與幕後挑戰。圖為故宮副院長余佩瑾(前中)、書畫文獻處策展人許文美(前左)、書畫文獻處佈展人張華芝(前右)、器物處助理研究員王亮鈞(後左)與器物處佈展人張志光(後右)。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9月12日
「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11日在捷克國家博物館盛大開幕,故宮團隊提前1個月來布拉格佈展,並分享在捷克推出特展的契機、準備過程與幕後挑戰。圖為故宮副院長余佩瑾(前中)、書畫文獻處策展人許文美(前左)、書畫文獻處佈展人張華芝(前右)、器物處助理研究員王亮鈞(後左)與器物處佈展人張志光(後右)。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9月12日

故宮副院長、展覽策展人余佩瑾分享,展覽契機源於故宮院長蕭宗煌與捷克國家博物館館長盧卡其(Michal Lukeš)的多年交情,對在捷克展出故宮文物一直懷有期待。此外,2023年捷克眾議長艾達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訪台時,參觀故宮並對翠玉白菜與肉形石充滿興趣。

余佩瑾表示,捷克料理中常見豬肉與白菜,因此這兩件文物對捷克人來說「一眼就懂」,貼近日常。由於翠玉白菜與肉形石皆為人氣國寶,不能同時「出差」,最後決定由白菜代表赴捷。

不過,展覽能否成行,關鍵仍在「司法免扣押」保障。由於故宮文物價值非凡,若缺乏法律保障,出境展覽將有風險。捷克國會在2024年4月通過「國家文物保護法」修正案,確保故宮文物赴國外展出、展覽期間與展後歸運安全無虞。

國寶出國準備細膩 運抵靜置48小時「調時差」

被譽為「人氣國寶」的翠玉白菜,睽違11年再次踏出國門,首次來到歐洲,9月11日在捷克國家博物館亮相。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9月12日
被譽為「人氣國寶」的翠玉白菜,睽違11年再次踏出國門,首次來到歐洲,9月11日在捷克國家博物館亮相。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9月12日

國寶赴外展出殊為不易,需法律保障、專業團隊與跨國合作,背後付出龐大心力,每一步都必須遵守一套嚴謹的流程。

故宮器物處佈展人張志光分享,在展品清單確定後,需先經專業檢修,接著進行尺寸測量,製作專屬內外包裝。為兼顧安全與環保,若文物曾出國,會優先使用原有包裝。翠玉白菜此次即沿用2014年赴日的專屬盒。

自文物出故宮至桃園國際機場,再飛往布拉格,全程皆有周密規劃與戒護。文物運抵捷克後,捷克警方嚴密戒護運送至庫房,確保安全無虞。

張志光說,文物剛到不能馬上開箱,需先在庫房靜置長達48小時,待文物調適溫度、濕度後,才能進行點驗與佈展。「它(文物)之前是住在台灣,就像人調時差一樣,文物也需要時間適應當地氣候。」

跨文化佈展考驗應變 每件文物都要安穩

「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除靜態展示,也結合數位互動科技。現場有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展品與其互動螢幕長廊,觀眾可滑動畫卷、放大細節,讓街道、商店等細節逐一浮現,呈現更豐富的觀展體驗。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9月12日
「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除靜態展示,也結合數位互動科技。現場有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展品與其互動螢幕長廊,觀眾可滑動畫卷、放大細節,讓街道、商店等細節逐一浮現,呈現更豐富的觀展體驗。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9月12日

「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展覽11日在捷克盛大開幕,但故宮團隊提前一個月,在8月上旬即分批飛往布拉格佈展。佈展過程有許多挑戰需隨機應變,故宮書畫文獻處佈展人張華芝分享,雖與捷方多次討論,但實際到現場後,發現展櫃設計與原先設想不同。

捷方以西方展示觀點為主,多採垂掛方式,與東方文物的展示方式有所差異。故宮有的書畫展品角度不得超過15度,但實際到場後發現展場設計過於垂直。器物有大有小、材質不同,更要一一固定。因此故宮團隊臨時以紙板、支架調整,讓文物能平穩展出。

故宮表示:「當設計和我們的期待不同時,一方面盡可能配合捷方,因為那是當地觀眾偏好的呈現方式。另一方面也要調整、討論,最重要的還是維護文物的安全。」

儘管捷克並不像台灣經常發生地震,故宮仍堅持將每件文物牢固安置。「不然沒有固定好,我們回去可能就睡不著,就算沒有地震,真的。」

從蘇東坡到鯉魚 文化故事要能接地氣

展覽不僅是文物展示,也需幫助觀眾理解文化意涵。故宮為捷博館志工辦理的教育訓練中發現,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也讓展覽詮釋具挑戰性。

故宮書畫文獻處策展人許文美分享,蘇東坡對華人耳熟能詳,但捷克觀眾卻很陌生,因此團隊先解釋傳統文人在社會的重要性,再引入蘇東坡的故事。

鍾馗的形象亦同,台灣人熟知他驅鬼角色,但捷克人不一定理解。團隊則以「東方鬼故事」為切入點,類比捷克當地古堡傳說,讓觀眾更容易產生共鳴。

另一個例子是「鯉魚躍龍門」,在中國象徵「望子成龍」,在捷克「鯉魚」則是聖誕節傳統料理。透過飲食連結,觀眾能以熟悉的方式理解東方寓意。

走進畫中世界 古典藝術結合數位科技呈現

「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除靜態展示,也結合數位科技。現場有讓觀眾「走入畫中」的特殊設計,以宋代「谿山行旅圖」為背景,當觀眾在畫前擺動身體,將如飛鳥般「飛入」畫中,穿梭山川河谷,體驗古人筆下的意境。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9月12日
「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除靜態展示,也結合數位科技。現場有讓觀眾「走入畫中」的特殊設計,以宋代「谿山行旅圖」為背景,當觀眾在畫前擺動身體,將如飛鳥般「飛入」畫中,穿梭山川河谷,體驗古人筆下的意境。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9月12日

此次展覽除了展示靜態文物,也結合數位互動科技。故宮器物處助理研究員王亮鈞分享,現場有讓觀眾「走入畫中」的特殊設計,以宋代「谿山行旅圖」為背景,當觀眾在畫前擺動身體,將如飛鳥般「飛入」畫中,穿梭山川河谷,體驗古人筆下的意境。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另一亮點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實體展品後有互動螢幕的長廊,動態投影市井生活,觀眾可滑動畫卷、放大細節,讓街道、商店等細節逐一浮現,呈現更豐富的觀展體驗。

「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展期自9月11日至12月31日。故宮表示,期待海內外人士前來共襄盛舉,觀賞此次文化外交盛事。(編輯:韋樞)11409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