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金週赴泰國遊客減少 學者籲開拓多元市場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曼谷2日專電)中國「十一黃金週」假期展開,泰國預計將迎來約20萬名中國遊客,較去年同期減少24%。學者表示,泰國過去過度依賴中國遊客,近年雖已改善,但仍呼籲業者應提供更具價值的產品和體驗以吸引各國旅客。
泰國國家觀光局預測,自9月26日至10月8日將迎來約20萬名中國遊客,較去年同期減少24%。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報導,雖然中國出境旅遊人數有所成長,但泰國旅遊業收入預計將下降17%。
民族報(The Nation)則指出,今年赴越南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次超越泰國,此趨勢可能導致泰國損失超過35億美元。報導指出,現在中國遊客尋求更道地、人流更少及更新鮮的體驗,與旅遊業發展成熟的泰國相比,越南能為他們帶來這樣的體驗。
泰國前觀光暨體育部長威拉薩(Weerasak Kowsurat)接受中央社專訪,他指出,無論中國或是其他國際遊客,都已不像過去,只想瘋狂購物或到景點拍照,現在他們更重視的是一種沉浸式的文化體驗,因此泰國業者必須思考如何為國際旅客提供不同於其他國家的體驗。
泰國長期接待大量的中國遊客,威拉薩認為,大量接待來自同一國家的遊客並沒有錯,每個國家也都曾經歷過這種情況,但他呼籲「盡量不要依賴(單一國家)」。
威拉薩說:「比起只關注遊客來源國,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國際遊客想要什麼。」他希望外界關注發展觀光成果時,別只看遊客人次成長與否,而是要看旅遊業的品質和水準有無逐年提高。
泰國瓦萊拉克大學(Walailak University)飯店與旅遊系講師善通(Sunthorn Boonkaew)則指出,泰國過去過度依賴中國遊客,但這幾年情況似乎有所改善,並補充說,「旅遊市場依賴單一國家的主要風險是經濟脆弱性以及難以多元發展,吸引或滲透潛在的新市場」。
善通向中央社表示,泰國此時應抓住時機,吸引歐洲、北美、大洋洲國家和日本及鄰國如馬來西亞、印度、越南和新加坡等國的遊客,「應該提供更有價值的旅遊產品和活動體驗,以增加遊客每天的支出和停留時間」。
他說,泰國也應更重視國內旅遊市場,因「這是更有效率、更永續的解決方法」。(編輯:張芷瑄)11410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