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中國掌控稀土 法國靠精煉與回收尋求突圍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5日專電)中國近期對稀土出口實施新一輪管制,再次凸顯這種戰略資源供應鏈受制於人的危險性。法國為擺脫依賴,已在稀土精煉和回收領域布局,未來數年成果可期。
稀土包括釤(Sm)、鐿(Yb)、鋱(Tb)等17種金屬元素,應用於電動車、智慧型手機、飛彈、風力渦輪機等產業所需的關鍵磁鐵,涉及工業、技術、地緣政治和經濟,屬於高度戰略性資源。
然而,目前全球稀土極為仰賴中國供應,中國握有全球近半稀土儲量,還精煉全球約9成消費量。
針對這些戰略原料,歐洲聯盟(EU)依照2023年通過的「關鍵原料法」(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設定目標在2030年之前實現至少10%的開採量、40%的加工量,以及25%的回收量。
歐盟今年3月公布47項戰略計畫清單,提供225億歐元(約新台幣8000億)補助,多數計畫涉及鋰、錳、鎳,稀土也占了5項,其中一項直接與開採有關,即瑞典的基魯納(Kiruna)礦場,其餘則是精煉廠和回收廠。
法國有兩項計畫入選,涵蓋精煉和回收兩個環節。一項是東南部格瑞諾布市(Grenoble)的新創公司MagREEsource,一項是在西南部拉克市(Lacq)的Caremag建廠計畫。
MagREEsource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衍生的新創公司,研發出回收永久磁鐵的技術,能將廢棄磁鐵碎成粉末再製成新磁鐵,規劃在2028年達到年產能1000噸。
永久磁鐵應用廣泛,可在冰箱、電動馬達、風力渦輪機內找到,歐洲缺乏製造這種磁鐵所需的礦產資源,在電子或電氣廢棄物、報廢車輛中,也僅有不到1%的磁鐵被回收。
法國生態轉型署(ADEME)去年11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考量到這些金屬合金是以稀土製造,而幾乎所有稀土礦都被中國控制,這很浪費。」因此,回收永久磁鐵被視為戰略性產業。
Caremag則是歐洲首座稀土回收精煉廠,今年3月動工,預計於2026年底投入運作,目標是每年回收2000噸永久磁鐵,提煉5000噸精礦,產出800噸氧化鐠和氧化釹,以及590噸氧化鏑和氧化鋱。
鏑和鋱被稱為「重稀土」,目前由中國承擔全球幾乎全部的精煉量,因此別具戰略重要性。
Caremag廠希望能滿足全球15%的重稀土需求,並讓法國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是法國工業主權的關鍵計畫一環,目前已有多個合作夥伴,例如汽車製造商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也與日本簽署部分生產合約。
此外,法國第3電視台(France 3)報導,總部位於比利時的化學公司蘇威(Solvay),今年4月在法國西部拉羅雪爾市(La Rochelle)的工廠啟用一條稀土回收產線,將生產氧化釹和氧化鐠,期望在2030年製造歐洲所需稀土的30%。
法國戰略與計畫高級專員波恩(Clement Beaune)說,各種貿易戰凸顯依賴他國會有風險,「有了這樣的工廠,在法國和歐洲自己生產,我們就能更強大,能創造就業,同時實現氣候轉型」。(編輯:唐聲揚)1141015
- 提防中國掌控稀土 法國靠精煉與回收尋求突圍2025/10/15 19:34
- 2025/10/15 19:22
- 2025/10/15 16:3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