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副國安顧問:中國對英國安全構成一系列威脅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7日專電)英國國會共諜疑雲進入國會調查階段,副國家安全顧問柯林斯今天在國會發表口頭證詞時指出,中國對英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一系列威脅」。
在檢方今年9月對共諜案嫌疑人撤銷起訴前,柯林斯(Matthew Collins)曾應檢警請求、代表政府提供書面證詞。
他今天說,在陸續提供的3份證詞中,他一向致力闡述中國對英國安全構成的一系列威脅,這些威脅涵蓋經濟和網路領域,以及間諜活動、對民主制度的危害。
國會共諜疑雲近日在英國引發政壇和媒體風暴;各類媒體放話、政治攻防,以及對資訊的「各取所需」,在國會啟動調查後,或許有機會稍見明朗。
今天由國會「國家安全戰略聯席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邀請柯林斯、檢察總長巴金生(Stephen Parkinson)等關鍵人物出席應詢,聚焦案件未能進入審判程序的原因。
英國國會共諜疑案指的是2023年3月時任國會議員幕僚凱希(Chris Cash)和在中國擔任教師的貝瑞(Chris Berry)於英國被捕,並於2024年4月遭檢方起訴,他們被控向北京提供有損英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資訊、為中方從事間諜活動。
柯林斯有數十年安全事務經驗,領導內閣辦公廳國家安全秘書處(NSS),自前保守黨政府(2010至2024年)時期即擔任副國安顧問至今,負責跨部會協調情報安全事務。
柯林斯曾遭批評不願在書面證詞和法庭作證指稱中國為「威脅」,因此導致共諜案「破局」、未能進入審判。他也曾遭質疑屈服於政治壓力,在2024年7月工黨上台執政後,對北京立場趨緩,甚至在證詞引用工黨競選政綱。
柯林斯是在2023年12月提交主要證詞,檢方隨後於2024年4月起訴凱希和貝瑞,柯林斯接著在今年2月和8月分別提交補充證詞。
柯林斯今天強調,他的想法和立場從未改變,他陸續向檢警提交的證詞皆闡述中國對英國安全構成的一系列威脅;這些威脅「真實且頑強」,情報、執法等機關人員「每一天」都在應對。
柯林斯說,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看見「令人擔憂」的「大量」資訊是與中國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有關。檢方後來決定對凱希和貝瑞撤訴,他對此感到失望,甚至有些訝異,他原本已準備赴法庭作證。
不過,柯林斯也指出,身為公務員,他的證詞需以政府政策為依據,而英國歷任政府,包含保守黨和工黨政府,皆避免以單一詞彙籠統概括中國為「威脅」。
柯林斯說,據他理解,檢方後來需要他定調中國為「威脅」,但這樣的定調有違英國政府政策。
柯林斯指出,他的證詞需參考2021至2023年凱希和貝瑞犯行期間的英國政府政策。當時儘管政府官員曾從不同角度、呈現中國在不同領域對英國構成的威脅,但這樣的「一系列」威脅不同於使用單一詞彙標籤稱呼中國為「威脅」,歷任英國政府皆避免這麼做。
柯林斯說,他不認為保守黨和工黨政府的對中政策有「巨大」差異;無論是保守黨或工黨政府,皆尋求與中國接觸往來,儘管不同執政黨的政策重點和論述措辭確實有差異。
柯林斯認為,若當初他能與檢方有更直接、坦率的溝通,徹底釐清檢方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證詞,或許就能避免如今的局面。
至於他被質疑在補充證詞納入工黨政綱,柯林斯指出,他當時是應檢警要求,附上現任政府的對中政策論述供參考,以確保起訴成功,減少辯方宣稱不同執政黨的對中政策有根本差異、並藉此做文章的空間。此外,他引用的不是工黨政綱,而是官員的國會答詢。
外傳現任國安顧問鮑爾(Jonathan Powell)曾在9月1日舉行一場「秘密會議」,意在讓共諜案「辦不下去」。柯林斯說,在那場會議,出席的各部會代表聚焦研議的是如何應對共諜案可能引發的不同效應,未曾就案件或證詞本身進行實質討論。
今天與柯林斯一同赴國會應詢的內閣秘書長沃瑪德(Chris Wormald)說,現任政府政策絕不妨礙柯林斯為檢方作證。
沃瑪德並回應國會議員詢問表示,鮑爾今年7月訪問中國、與外長王毅會晤時,未曾討論英國國會共諜案。(編輯:高照芬)11410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MLB世界大賽第3戰 日本傳奇投手野茂英雄道奇主場開球[影]](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WebCover/420/20251028/1907x1432_305659046914.jpg)





![MLB世界大賽第3戰 日本傳奇投手野茂英雄道奇主場開球[影]](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webcover/800/20251028/1907x1432_30565904691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