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前總理馬林出書 曝急入北約秘辛與女性領導難為
(中央社記者巫祈麟赫爾辛基18日專電)芬蘭前總理馬林(Sanna Marin)近日出版回憶錄「希望付諸行動」(Hope in Action),詳述任內帶領國家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72天內從軍事不結盟轉向加入北約(NATO),同時揭露女性主導內閣遭受性別暴力恐嚇與歧視言論。
新書以英文出版,已售出17國版權,上市後上週進入「今日美國報」(USA Today)暢銷書榜。
馬林2019年就任時年僅34歲,為當時全球最年輕政府首長。她在書中回顧,芬蘭長期維持軍事不結盟政策,她與執政社民黨原本也支持此立場,認為政策轉向「可能需要5至10年」。
但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後,芬蘭軍方與情報單位在最初48小時內提供一致判斷:「芬蘭的安全環境在一天內倒轉」,國內民意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
書中揭露,俄軍全面侵略第3天,芬蘭政府即收到國安部門明確警告:若不重新評估軍事結盟,「現行安全架構可能無法再保障芬蘭」。馬林與時任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ö)當晚「僅僅30分鐘內」達成申請加入北約的初步共識,是芬蘭外交上極為罕見的速度。
同年5月兩人發表聯合聲明,主張芬蘭應「不拖延」申請入約,從戰爭爆發到正式提交申請僅72天,芬蘭於2023年4月成為北約第31個成員國。
書中與近期報導指出,馬林領導的5黨聯合政府5位黨魁皆為女性,常被稱為「口紅政府」、「女孩政府」,她與內閣成員在網路遭受大量涉及性暴力的恐嚇言論,多到她「已不想再數」。攻擊內容多集中穿著、身材、是否適合當母親等,而非政策辯論。
儘管她在芬蘭擁有大批支持者,2022年她的私人派對影片外流,仍遭質疑「不夠莊重」並被要求驗毒,成為全球焦點。
馬林在新書與訪談中表示,這起事件揭露女性領袖被要求同時是「完美媽媽與稱職領袖」,一旦展示私生活就被視為不負責任。她提問:若影片主角是男性總理跳舞喝酒,輿論會是同一種力道嗎?多家歐美媒體指出,過度檢視女性政治人物的現象仍普遍存在,馬林的經歷凸顯性別偏見如何影響公共討論焦點。
她在回憶錄中坦承,她喜歡權力與做決定,也相信有人必須扛起責任,但長期壓力讓她極度疲憊。她提到COVID-19疫情期間必須在醫療專業建議、經濟顧慮與民眾自由間取得平衡,決策前後承受批評,更時常陷入自責。
2023年她辭職後加入國際智庫,定期參與歐洲安全、民主與女性領導論壇,新書出版被視為她整理執政經驗、持續活躍國際公共領域的行動。(編輯:韋樞)1141118
飲酒過量有害身體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