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條例預算 管碧玲籲支持海巡署第2波大轉型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3日電)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今晚表示,中國近年持續加大灰色地帶襲擾,海巡署任務調整更多比重至國安方面,尤需特別條例預算進行第2波大轉型,以建立海空一體全天候立體的監偵網。
行政院為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國土韌性,日前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一共匡列新台幣4100億元,其中包括強化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元等。
朝野黨團今天協商4100億元特別條例,藍白主張超徵稅應還財於民、普發現金,並抨擊撥補台電是灌水偷渡,但民進黨團主張維持政院版。由於朝野無共識,立法院長韓國瑜裁示交院會處理。
對此,海委會海巡署晚間透過新聞稿表示,管碧玲今天出席行政院會並表示,政府過去15年共編列784億元海巡造艦計畫,其中前總統馬英九任內為228.63億元、前總統蔡英文為555.39億元,這些計畫使海巡署有了第1波轉型,艦艇的大型化以守護海疆。
管碧玲說,精銳海巡是不分黨派,這次積極爭取特別條例納入295億餘元預算,希望秉持過去超越黨派的精神,全力支持海巡現代化與整體能量強化。
她強調,中國近1年來持續加大灰色地帶襲擾,海巡署任務及裝備已無法因應海域情勢迅速變化,且從原有海上執法角色,調整更多比重至國安任務,尤其需要特別條例預算,進行第2波大轉型。
同時,必須要導入新興科技,包括岸際的雷達、紅外線、環島智慧型監控系統、空中無人機、水面無人艇等相關應勤裝備;另增加水下偵蒐及海域感知能力。
管碧玲表示,這次體質改善,將讓整個海巡從平面偵蒐,蛻變為海空一體全天候立體的監偵網。
海巡署提到,立法院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明年起調整中央與地方財源分配,而提升國土安全韌性需要充足預算,海委會規劃於民國114至116年期間推動「海空一體、海域調查、海巡韌性」建案,在政府平滑預算政策下,明年將無法編足110億元、後年無法編足185.35億元。
海巡署說,上述影響,對造艦、情監偵、廳舍、碼頭計畫勢必延遲推動,無法應對目前複合多元威脅。
管碧玲呼籲,「海巡守護國家,國家要守護海巡」,政府提出特別條例並編列特別預算,是顯示國家的決心,更是對人民的保證,未來將落實「我們看見威脅,也必須準備好面對威脅的韌性」,讓海洋不只是疆界,更是台灣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編輯:張銘坤)11407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