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胡曉平:中國需要媒體自由 培養人民獨立思考

2019/10/29 11:11(10/29 12:0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朋達台北29日電)在文革期間當過紅衛兵的旅德作家胡曉平認為,目前中國社會最需要的是媒體自由的環境,讓人民認識世界,如此,才能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避免人云亦云。

「紅色皇帝的孩子們」作者胡曉平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做上述表示。

1989年6月3日晚上,胡曉平在北京家裡聽到一連串奇怪的聲響,從屋外傳來,家中經歷過國共內戰的老保母告訴她「這是槍聲,妳千萬不要出去」,先前,她從未想過軍隊會向學生開槍。「六四」過後,胡曉平決定離開中國,於1991年赴德國留學。

胡曉平說,到了德國後,隨著語言能力的提高,自己接觸到更多元的資訊,回過頭思考了中國的種種問題。如今,她認為:民主、依法治國的政治制度,是較能保障人民尊嚴和利益的的體制。

然而,近年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美國家,都出現了民主反潮,民粹勢力陸續崛起。胡曉平認為,這樣的趨勢和大眾媒體的泛濫有關,隨著網路發展,許多社群平台開始出現匿名性、仇恨性言論,相當程度助長了民粹主義的興起。

但她表示,這是個過程,民主國家不能因此限制人民的言論自由,而是要讓人民自己思考,社會究竟要往什麼樣的方向前進。

面對民主反潮,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近年則不斷強調「制度自信」,堅持走符合「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而非照搬西方式民主。

對此,胡曉平認為,自由民主制度並非西方所發明、特有的,無論哪個國家,都應該以人為本:保障人民的尊嚴、權利和自由。「如果老百姓的權利都能被保障,那你要實行什麼樣的制度都不是問題」;但若做不到,就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近年來,民族主義幾乎取代了所有的意識形態,成為中國最政治正確、最具動員力的思潮。胡曉平說,熱愛祖國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樸素情懷,但當它被煽動成民族主義時,古今中外的歷史都顯示,最終往往讓國家被孤立,甚至帶來戰爭。

她表示,民族主義的崛起,經常是由掌權者所煽動,透過這種方式把一切異議視為對政權的挑戰。但她認為,正因為人民熱愛自己的國家,才會勇於對掌權者所犯的錯誤進行批評,希望這個國家更好。而一個國家的領導者,應該傾聽人民的批評之聲。人民在被民族主義煽動前,也應該思考,這樣做,究竟能為國家帶來什麼好處?

從文革中國的記憶,到旅居歐陸的生涯,胡曉平認為,當下中國最需要的是媒體自由的環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了自由流通的資訊,人們才能打開視野認識世界,並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人云亦云。

對於目前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胡曉平則建議他們,可以深入了解當地的政治、文化,從不同角度閱讀資訊,再回過頭來看中國。

她說,不需要告訴年輕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和言論自由,最重要是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而不是像當年的紅衛兵一樣,聽到上街就上街、批鬥就批鬥。唯有這樣,才能真正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編輯:陳家倫)10810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